评:是不是“新青年”重要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是不是“新青年”重要吗?
2009年05月06日 10:16 来源:长江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不少媒体和网站开辟了纪念专题,发表了众多文章。或去蔽清源,或反思批判,或缅怀追忆,或梳理盘点,或阐释钩沉,不一而足。毋庸置疑,五四纪念日已然成了一个文化祭坛,矗立在断裂的文化废墟之上。

  此间,最引人瞩目且意味深长且最具备话题性的文化新闻应该是:《新青年》“复刊”了。随后,我在湖南卫视“零点锋云”(5月1日24点)看到了有关《新青年》复刊的节目。主编吴怀尧和由社会学家周孝正、文化批评家何三坡、作家老村、北大学生步非烟构成的几位嘉宾进行了一场“论战”,直指当下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的诟病等问题。

  在我看来,“零点锋云”的这场貌似激烈的“论战”,似乎有些环顾左右,隔靴搔痒。至少我没有看到关于当前复刊《新青年》的诉求和价值争论。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杂志,不仅是激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元典,还是五四思想启蒙的引擎和策源地。不少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新闻评论、文化时评都出自《新青年》。其意义和价值已不言自明。那么,即将出炉的吴怀尧版《新青年》将如何定位呢。

  无论当前的《新青年》是创刊还是复刊,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关心的是,在一个同样泥沙俱下、众声喧哗、乱象纷呈的时代语境中,《新青年》何为?换言之,在这个担当比命名更重要的时代,如何来确认、甄别阐释新青年?如何让新青年发出自己的声音?或者说,无论你是读者、作者或编者,是不是新青年重要吗?尤其是面对由众多独生子女构成的大学生群体,面对一个让人成为听话而非独立自主的教育体制,和一个以消费、娱乐为时尚的时代,《新青年》又该怎样诠释和赋予新青年以新的语义?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有着约定俗成的价值标杆的《新青年》,却由一个80后的年轻人来担纲。1984年生于湖北红安的吴怀尧,因为不满应试教育制度而退学,17岁赴京从事编辑工作,21岁担任某报封面报道记者,其间因独立制作《中国作家富豪榜》而扬名立万。2008年推出文化名家高端访谈《怀尧访谈录》,运作3个月就获得“新媒体贡献奖”,再次引起无数媒体人和大学生的歆羡与惊叹。更有趣的是,或许正因为吴怀尧这位“新青年”与《新青年》的关系,才引起了出乎意料的热议。

  按主编吴怀尧对新青年的理解:“就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有自由精神的人”,这与90年前陈独秀倡导的理念并无二致。当然,还有难以遗忘的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些不可或缺的现代文明元素,其普世价值之于今天,未必不是付诸阙如的。即是说,陈独秀们倡导的科学、民主、独立、自由等,仍然是一项未竟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青年》的重出江湖,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已不言而喻。

  我们大可不必以苛刻的眼光去省视、质疑它,也没有必要抱过高的期望值。毕竟,复刊后的《新青年》能否健康成长,某种意义上,还取决于意识形态的宽容度,还仰仗社会、文化精英的参与,更需要人文学界的支持和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棒杀或捧杀,以势利眼来观照一个“新生”(何况杂志还没有面世)的事物,像批评家白烨先生那样世故和没有风度,说 “有可能他们是真的想表达些理想,也有可能只是搞搞噱头。”也许,惟有丧失理想的人,才会说这种不疼不痒的废话。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发达的超级资讯时代,《新青年》只是众多媒体中的一个,即使有志于继承五四精神遗产,发扬理性、思想与启蒙精神,欲搭建一个基于当下语境的思想平台,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媒体,其功效也未必立竿见影,甚至会被信息洪流淹没掉。所以,我们应该怀着平常心看待吴怀尧版《新青年》的创刊(而不仅仅是复刊),只要规避好大喜功,不囿于先驱者先烈的谶语,《新青年》才有可能不重蹈当年的覆辙而中道夭折,甚至遭遇胎死腹中的命运。

  (作者阳正午,媒体人)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