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50年感动几代人(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梁祝》50年感动几代人(图)
2009年04月22日 16:22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丁善德院长(中)指导何占豪(左)与陈钢
陈钢与西崎崇子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梁祝》50年感动几代人

  “当时我们准备创作时有3个方案,大炼钢铁、女民兵和《梁祝》,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孟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后一个,他认为《梁祝》表现的是人性。”——陈钢

  “哪里有太阳,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梁祝》!”这是学者们对《梁祝》的褒奖。50年前,《梁祝》诞生于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室里。1959年5月27日,由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正式首演,俞丽拿小提琴独奏,樊承武指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生管弦乐队协奏。几位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也许谁都没想到,这部当时的“学生作品”会流传于几代人之间,50年经久不衰、魅力依旧,时至今日已经成了中国民族交响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关于《梁祝》的诞生过程,这么多年来陈钢已经说过无数次了,但每一次回忆他都是那么投入和动情,“《梁祝》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1959年交响乐的原创在中国基本是荒芜的,更没有表现国家和时代精神的作品,当时我和何占豪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何占豪、俞丽拿和几个年轻人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研究如何把中国民族元素放进去,让老百姓听得懂,我的工作是让作品更加国际化,我们是不同的方向走向共同的目标”。陈钢表示,《梁祝》的顺利诞生还要感谢好的决策者,“当时我们准备创作时有3个方案,大炼钢铁、女民兵和《梁祝》,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孟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后一个,他认为《梁祝》表现的是人性,这样的主题是永恒的”。更加鲜为人知的是,《梁祝》从最初定稿到现在,奇迹般的连一个音符都没有动过,这是记者昨天专访作曲者之一陈钢得知的“秘密”。

  为什么《梁祝》有那么大的魅力?陈钢认为关键在于“合”字,是“融合”而不是“凑合”,“《梁祝》里中西文化的融合非常自然,不勉强,现在很多作品都是用的中国的旋律外国的技法,像水和油一样分离着。而且《梁祝》经过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的三度创作,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有意思的是写出《梁祝》、《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王昭君》等那么多优秀作品的陈钢竟然不会拉小提琴,甚至连拉空弦都不会,“不是我对小提琴情有独钟,是小提琴缠着我不放”,陈钢笑言。不过陈钢也坦言,《梁祝》确实是一个奇迹,不可复制也不可超越,“我们写《梁祝》的时候是20多岁的年轻人,那时的音乐是那么纯情,现在不可能再写出这样的作品了,因为土壤变了,人也变了,就像青春不能再回来一样”。

  关于《梁祝》陈钢还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年周恩来总理非常喜欢《梁祝》,到国外出访时也会带着这部作品去,有一次总理感觉这部作品时间有点长,让俞丽拿转告作者能不能改短点,俞丽拿却一直都没跟我说,总理的记忆力很好,第二次听的时候感觉出并没有改,但总理很开明,说就这样吧,尊重作者的意见。如果当时俞丽拿说了,我肯定会改,《梁祝》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是俞丽拿保护了《梁祝》的完整性”。

  新闻伴读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常简称为《梁祝》,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何占豪、陈钢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旋律为基础于1958年创作完成。

  《梁祝》有今天的国际地位,还得益于盛中国和西崎崇子。盛中国被誉为海外演奏《梁祝》最多的人。《梁祝》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相爱、抗婚、化蝶。乐曲内容主要描述一个优美而动人的民间传说。它已在欧、亚、美各大洲演出,并以其中华民族的鲜明风格与特点,得到国际公认。香港艺术家们把它改编成高胡协奏曲、清唱及舞台剧,美国的舞蹈家还根据它改编成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彩蝶又飞过海峡,台湾唱片厂翻版出售《梁祝》,受到普遍欢迎,台湾刊物还发专论评介,引起各界人士很大的重视。香港唱片公司由于该片发行量超过一万张和两万张,曾奖给作者金唱片和白金唱片,如今《梁祝》已是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彩蝶了。

  新闻伴读

  作曲者何占豪

  1933年生于浙江诸暨,195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他是国内古典乐界“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他的作品除了富有戏剧性、抒情性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陈钢

  1935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父亲陈歌辛是旧上海最走红的流行音乐作曲家。

  陈钢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演奏者俞丽拿

  1940年生于上海。幼年学钢琴,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1959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首演,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年仅18岁的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一举成名。俞丽拿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发行量多达一百多万张,是中国器乐唱片发行量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唱片,为此她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盛中国

  1941年盛中国的父亲盛雪是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教授。盛家十一个孩子,其中十个以音乐为专业,共有九人是拉小提琴的。盛中国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个孩子。盛中国从五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小提琴,195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留苏。成为活跃在世界乐坛的中国小提琴家。

  西崎崇子

  1944年出生于名古屋,四岁开始跟父亲西崎信二练小提琴,父亲与铃木进一本人是铃木教学法的共同创始人。西崎崇子是完成当今著名的铃木课程的首名学生。1967年在黎文特利特国际比赛中伊扎克·帕尔曼获冠军,西崎崇子获亚军。1969年西崎崇子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协奏曲比赛中获冠军,从此开始职业演奏家的生涯。西崎崇子自从1974年在香港定居以来,已成为中国小提琴音乐最著名和最走红的演奏家。她录制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激光唱片在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张。

  陈钢点评演奏家

  俞丽拿

  《梁祝》原版演奏者。第一个成功塑造了祝英台的形象,她在演奏时是全身心投入的,之前还学习了浙江民族音乐,努力把民族元素融进演奏中。

  西崎崇子

  第一个传播《梁祝》的外国人。《梁祝》英文名字《蝴蝶恋人》就是她翻译的,她的精益求精令人感动,她至少录制了五六版《梁祝》的唱片,每一次的演奏都不一样,至今发行唱片800万张。这部作品对她的影响也非常深,我去她在香港的家中做客时发现她家地毯上绣的都是蝴蝶。这次《梁祝》50年纪念演出她还特意发来了贺电。

  吕思清

  他演奏的《梁祝》非常有特点,中西文化融合的非常好,技巧高,演奏得相当精彩。

  奥古斯丁·杜梅

  最高的“梁山伯”(杜梅身高近2米)。他能够演奏这部作品的意义,比他演奏得怎么样更重要,看得出来他喜欢《梁祝》并且认真地研究过了。

  吉尔·沙汉姆

  标准国际经典版。技巧非常好,闭上眼睛听不出来是外国人演奏的。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