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海四十载 胸中万里疆
七旬画家捧出索马里护航出征图
海洋画家李海涛讲述与岳父肖劲光的两代海疆情
肖劲光爱海,这位首任人民海军司令员,从离开家乡赵州港到去世,前后整整70年里,他只回过故乡两次,停留过不到两天。但他却用一辈子的时间,踏遍了祖国的万里海疆。
“父亲保卫海疆,我来记录海疆。”李海涛,肖劲光的大女婿,中国画院教授,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又发现几千年中国画史上的一处空白,从此便全身心扑向海洋。全长18000公里的祖国海岸线,他走了近一个来回。万里海疆从南到北,从春夏到秋冬,从机帆渔船到城镇民俗,在他手中浓缩在一幅50米的长卷之中。如今他笔下的各地海岛渔村等都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渐渐消失,但不变的只有海的模样。
时值海军成立60周年,78岁的李海涛向本报展示他40年来所画的海洋图,包括《万国海疆图》和海军赴索马里出征图。李海涛回忆,曾经有一位普通的海军士兵看完他的画说:“60年前的我们有海无防,但我们有这么美丽的海,可以来保卫它,是一种骄傲。”
身背画夹走了31000公里
有人说,李海涛的名字就是个“海名字”,娶了海军司令员的女儿,又是用中国画技法画海的创立者,和海真是有缘。提到了他的名字,李老说,以前不少人问他是冲着老岳父才改的名字还是画海之后取的笔名,其实都不是,他是青岛人,这名字是爹妈起的。“这辈子,都海一块儿去了!”李老笑着说。
李海涛自幼痴迷丹青,从38岁开始画海。1985年,53岁的李海涛从鸭绿江起步,开始了他漫长的海疆之旅。
头戴黑礼帽,穿着带补丁的中山装,脚踩胜利牌的胶鞋,肩上是30公斤的大旅行包和帐篷。李海涛笑称,他也算是早期的户外暴走族。由于经费不足,他背了一袋子方便面出发,还带着小锅和固体燃料,饿了就在海边抓小螃蟹和蛤蜊,直接生火煮着吃。
他有时坐一段汽车,有时乘一段渔船或海军部队的小艇,更多是徒步跋涉。一蓑烟雨,两脚泥泞。他遇过台风,出过车祸,摔下过铁路桥,他从鸭绿江桥起至广西北仑河,沿着海岸线来来回回走了31000多公里。
李海涛曾随一名海军士兵去黄河滩,100多里地荒无人烟。那里有个地名叫一棵树,只因方圆百里只有一棵柳树。他们走了两天两夜,风一刮,沙滩卷起沙子,就像一个个人形,很吓人。荒野最深处,却有一大群海军官兵在给胜利油田修码头。李海涛说,那片海没有颜色,一片混浊,只能在海军战士的制服里看到一丝蓝天的颜色。李海涛走了一路,画了一路,他把画赠给当地海军。
40年记录海洋生活变迁
李海涛说,他能记住每一片海的样子,他的画里有扯帆出海的汉子,有晒鱼晾衣的惠安女,有福建的土楼、上海的大厦、辽东的灯塔……在他画的一个运河小镇上,有春浩理发店、阿富饭馆,还有拖拉机、风车和戴斗笠的女孩,画里记录的不仅是海,还有与海有关的风土民情。
渔村在变,海边在变,海军的生活条件也在变,越变越好。以前一堆人蹲在地上围成一圈儿吃饭,饭菜摆在中间,现在码头上有食堂、俱乐部、篮球场。而且海岛还上了春晚,舟山群岛里有一个浪岛,由于风浪太大,很难登陆,一位排长的妻子去看望丈夫,一个月都无法登陆,最后她只好抱着孩子,站在登陆舰上挥别对岸的丈夫,这就是春晚小品《军嫂上岛》的原型。
肖劲光病床前指教
1986年底,李海涛完成《海疆万里图》小样稿时,已患白内障的肖劲光拿着高倍放大镜费力地看完了小稿,对几个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见,最后嘱咐说:“我们的海洋国土辽阔,差不多占大陆国土的三分之一。一定要将这幅画画好,唤起人们的海洋意识,唤起人们寸海必争的海疆意识,画好了我给你题字。”
但最终画稿完成时,肖劲光已逝世一年有余。他没能题字,也没有看到最后的定稿。李海涛说,肖劲光深爱着每一片海。画稿最后以海上漫天风雪收尾,是因为他走一趟海疆,发现祖国的海疆多磨难,多战争的遗痕。
海军副司令员周仁杰看完后半开玩笑地说:“我一辈子只知道军舰,从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各样的渔船。”东海舰队全体官兵参观长卷后立下誓言:誓死捍卫祖国美丽的海疆。
亲历3舰出征索马里
去年12月26日中午12点,中国海军从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李海涛夫妇有幸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幕,他回京后创作了一幅《谱歌深蓝色大洋》,图中三只军舰迎风破浪,天边有红色曙光和白色海鸥,海水是大洋特有的深蓝色。
因为出征行动象征着中国海军从内海防御跨入深洋的重要战略转折,是肖劲光一辈子的梦想,所以李海涛首次公开对媒体亮出此画,想以此为海军60周年献礼。
后记
78岁的李老黑发多、人健谈,接到采访电话他便早早等在电梯口。他有QQ号,会自己收发邮件。他说,走海疆那几年,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有回京的途中,才回老家看看90多岁的老母。妻子肖凯陪伴他走过大半行程,受过很多苦难,现在老两口时常到三亚海边小住,每天走七八里路,睡个午觉,下午去大东海听音乐,晚上能看到海边有游客在放烟火,很惬意。他有4个儿子,大都爱画画或摄影,总是出门,不常回家。当问及他为何年过半百仍一念之下毅然远行,他脱口而出:“生命有限,我不能等。”
本报记者 宋玮
王溦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