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把“五四精神”发扬光大(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学者:把“五四精神”发扬光大(3)
2009年04月20日 16: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五四后人

  九旬老人,找到了父亲杨振声的学运确证

  “报纸上这张图片那么小,我拿两个放大镜叠在一起看,看到的还是模模糊糊,不过已经可以确认,上面一排第六个名字就是杨振声。这是档案馆的资料啊,是最准确可信的资料。”虽然已经是两天之后,王荣禧女士的声音还透着兴奋的余韵,而杨起先生则古雅地合掌,连连致意。

  对他们来说,这是读报的一个意外惊喜。让他们兴奋的正是本报4月14日“五四之光”专版之二——《爱国学生被捕案揭秘 馆藏档案披露许德珩等三十二名学生出入狱始末》,那张“许德珩案京师地方检察厅豫审请求书”的图片,他们在其中找到了父亲杨振声的名字。王荣禧女士说,拿双放大镜看过,她又把这张图扫描下来,在电脑上放大了看,还是不够清楚,当日,她就和版面编辑取得联系,表示一定要到北京档案馆复印或者扫描这张图片。

  因为年代久远,历史动荡,文字资料又少,“连照片都没有几张”(杨起语)。尤其是杨振声先生不喜对人言己、不喜与人争的个性,不仅使杨振声渐成为一个陌生的名字,难以被后来的研究者关注的一大要因,而且子女对父亲的了解都是一些碎片,勾勒出父亲人生的,许多都是经由别人的讲述和回忆片段。他们说,因此有关父亲的同一个历史事件,经常有几个版本的说法,拼接不上。此次在读报时发现了一个有档案资料可查的确证,自然欣喜非常。

  而对于即将迎来九十岁生日的杨起先生而言,这份资料还另有一层特别的意义:印证他的诞生的的确确是和父亲坐牢在同一时期。

  5月4日“是个无风的晴天,却总觉得头上是一天的风云”。火烧赵家楼后,警察和军警赶到,以“学生杀人放火”罪名捕人,当时大批学生已撤离,少数想维持秩序的学生被捕。杨振声后来认为,“当时还是无经验,若大家整队而入,整队而出,警察是捕不了人的。”(杨振声《回忆五四》刊于《人民文学》第五十五期,1954年4月)

  5月7日,即32人获释的同一天,杨振声与许德珩、周炳琳等就组织《五七周刊》的发行(因7日为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国耻纪念日,北京学生联合会出版小报形式的《五七周刊》,便于学生街头演讲时分发)。“记不清出到第二期还是第三期,就被警察扣留了。学生联合会派了四个人去警察总署办交涉,要求他们还我们的报……我们就被押送到一间阴湿发霉的小屋子里去了。苦闷的是与外界的隔绝。要报看,他们不给;要谈话,他们不准。我们盼望能有个同学来通个消息也好。后来知道同学确曾来过,他们不让见……一个星期以后,我们被释放了出来。”(出处同上)

  与此同步的,正是儿子杨起5月17日在蓬莱县城降生。

  采访那天,杨起先生还讲了一个从不见记载的小故事,“1928年,父亲到清华文学院任教,同时担任教务长和文学院长。1930年,阎锡山派其亲信乔万选在武装人员护送下来清华接收清华。但是清华的人对此并不认账,很多学生和教授聚集在清华西门拒绝乔万选做校长。我当时在清华成志小学读书,听说之后就跑到清华西门那里去看热闹。我亲眼看到,父亲带头,领着一帮教授学生把着门口,不让乔万选他们进门。我记得很清楚,乔万选他们当时开了两辆汽车,最后却只能回头走回去了。”

  附注:杨起,1919年5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著名的煤地质学家。

  -文/本报记者 谭璐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