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团圆》:雪藏33年欲毁重生(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爱玲《小团圆》:雪藏33年欲毁重生(2)
2009年04月20日 14:34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改写张氏文学地图

  《小团圆》一出,造成很大的震动,如何重新评价张爱玲的文学?对只喜欢张前期作品的人来说,这本书完全是中盘跳空,水准跌到平均线之下;但对张迷或研究者来说,不但可以打满分,而且还爆表。

  两个“张爱玲”拉扯

  吴晓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它跟张爱玲早期的小说,主要是上世纪40年代的那些小说,最大的不同是,《小团圆》中有两个张爱玲,一个是上世纪70年代最后写《小团圆》的50多岁的张爱玲,另外一个是小说中以张爱玲为原型的作为小说人物的那个张爱玲的形象。最近评论界之所以对小说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和判断,有的判断还大相径庭,同时小说中表现出的一些不同的矛盾、风格,可能最终都与这两个张爱玲的形象有关。

  50多岁的张爱玲的形象,就是上世纪70年代的张爱玲,大概是想讲一个过去年代的故事,而她本人也和过去隔了一个时空的距离,所以她想讲得平静,讲得不动声色,这是小说总的叙事调子,我感觉小说的语言是最耐读的,跟以往的小说比更为炉火纯青。但是张爱玲真正写到过去的生活,她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感情上不能释怀,无法做到真正的平静。所以大家会发现小说风格的调子,还有作者自己的姿态,具有一些矛盾的地方。比如这部小说还是有张爱玲一如既往的,包括早年小说的那些锋芒,没有锋芒就不是张爱玲了。但是这种锋芒在小说中同时也很内敛。张爱玲的知人论事还是尖刻,但是多少有所克制,还是有张爱玲式的嘲讽,但是尽量显得大度,依旧有心灵的创痛、创伤,但是她追求的是表现的含蓄。不过大家也可以读到,一旦写到她的母亲和邵之雍,张爱玲露馅儿了,虽然是平静的,但是底下是波涛汹涌。大家说《小团圆》有一种张力,这种特有的张力或者张爱玲式的力度,我觉得来自这两个“张爱玲”自我的拉扯。

  我个人觉得张爱玲其实已经给自己的形象做了一个定位,就是30岁的感受。这个30岁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可以说是既看透了世态的炎凉和亲情的冷暖,又不是历尽沧桑,所以仍然有所历练,有所回应,或者说有所眷恋。夸张点说,作为作家的张爱玲活到30岁就不再长岁数,剩下的美国岁月基本上是生活在对30岁之前的回忆里。

  请大家注意小说开头,前五个字是“大考的早晨”,考试要来了,要考还没考的时候最难熬。大家都经历过高考,这种感觉很清楚,还没有考的时候最难熬,所以张爱玲最开始写大考的早晨。她形容的非常有意思,她说这种大考的早晨是“所有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这样小说的关键词出来了,就是“等待”,最后结尾完全重复小说开头,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小说的开头和结尾。这个等待完全可以概括张爱玲的情感生涯,也可以说确立了小说总的心态。夸张点说,张爱玲的一生也就是等待的一生。

  两个定论靠不住了

  止庵 (《张爱玲全集》主编)

  《小团圆》出版之后发生很多的变化或者说造成很大的震动。这个震动在这儿没法一一叙说,其中关于张爱玲,过去评论家有两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或者说有两个定论,这两个定论大概是靠不住的,或者说要想强调这个定论还得重新再下工夫。第一个定论,有人说张爱玲的鼎盛时期有两年,1943年到1945年。我看到很多研究张爱玲的人都用这个意思,就是说张爱玲的高潮在1943年到1945年,以后的创作衰退,进入低潮。作为张爱玲的读者大家都知道,张爱玲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本书,叫《惘然记》,里面有三篇小说,一篇叫《色戒》,一篇是《浮花浪蕊》,一篇叫《相见欢》。《惘然记》里面提到这三个小说经过30年的时间。当时读到这三篇小说的时候,我觉得确实跟以前的小说写的很不一样。可是三篇小说篇幅加起来正好相当于《传奇》最早写的两篇。我觉得这三篇小说不够我们作为一个新的判断,虽然隐隐约约有这样的念头,但是不太敢说。后来《同学少年都不贱》出版了,现在《小团圆》又出版了,这都是在一个时期写的。我们发现《小团圆》和《同学少年都不贱》,以及刚才所说的那三篇,在很多写法上是相似的,而都与她早期的作品有比较大的变化。在这儿我可以说出我的一个观感,我觉得张爱玲的创作有一个完整的晚期,这个晚期张爱玲的成就绝对不在她的早期之下。如果我们把这三篇都加上《同学少年都不贱》,再加上《小团圆》,这个篇幅相当于整本《传奇》的篇幅。过去我们一向说的张爱玲的晚年创作力衰退,作品少了,这句话现在看起来至少是很可疑的。

  宋以朗先生谈到《雷峰塔》、《易经》,这些用英文作的作品现在还没有出版,所以我们还不能多说。但是我可以跟大家说一下,还有一个现象是我们过去忽略的,我们谈论张爱玲晚年小说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实,张爱玲从1955年到美国以后,到上世纪70年代这中间有很大一段时间,她是以英文进行主要创作的方式,而这期间她发表出来的中文作品只有两篇,一篇是《五四遗事》,一篇是《怨女》,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这段时间英文是她主要的创作方式,研究张爱玲晚年小说,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中文创作。

  再就是我们以前津津乐道的都是张的中短篇。我们看张爱玲前面的小说,有的篇幅不太长,线索不够复杂,但是《小团圆》有三个时间线索,她以前的小说里面结构从来没有这么复杂的,就是同一个时间段里面也是片断的,经常不分段,后面一句话和前面一句话不是一个空间关系,也不是一个时间关系。这样一个小说,在张爱玲的创作中找不到先例。

  再说一下盛九莉这个人物,盛九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是张爱玲笔下我读到的最复杂的人物。昨天有一个记者让我把盛九莉跟张爱玲前面的小说里的人物比较,我跟他说,张爱玲写得最狠的一个人就是曹七巧,最痴情的一个人是王娇蕊。可是我们看盛九莉,既有曹七巧的一面,又有王娇蕊的一面,盛九莉爱的时候把邵之雍抽过的烟头收藏起来。当她恨这个人,要拿刀杀他,这不很像曹七巧吗?我觉得盛九莉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她的内在张力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我认为《小团圆》是张爱玲结构最复杂的一个小说,盛九莉也是张爱玲笔下最复杂的一个人物。

  《小团圆》出版之后有些评论家或者读者不太适应,有人提到跟她早期的小说进行比较,张爱玲《小团圆》完成的时候是五十几岁,她写的我们最津津乐道的《金锁记》、《倾城之恋》时二十几岁。不论作为读者还是作为评论家,我们应该接受一个作者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看到好之后就不许这个人发展,不许她变化,她只要一变化就不合我们的意。我自己不想做这样的读者,我觉得一个好的读者应该理解一个作者有他的发展变化过程。

  有一个野心想写出自己知道的一切

  闫红

  (张爱玲传记《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作者)

  从网络看很震撼,什么姑姑乱伦、妈妈男朋友可以组成联合国,其实没有那么夸张。我本来就没有把她看成一个仙女,她自己认可常人的一面,用她的旷世才华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生活。这使她从文艺腔的女作家中凸现出来。比如同时代的丁玲、萧红就有自我催眠的意识。张在《小团圆》中正视自己,即使在描写爱情比较漂亮的地方,也是一个人的恋爱,一个人的感觉,从没有默念于心、两个人心灵交流的爱情。显得有一点自嘲、带着微笑缅怀。用张自己的话说“我用不着十分懂他”。

  我过去认为她很真实,没有想到这么真实。比如她和姑姑之间很紧张。姑姑的家对她来说是一个完整的家,她努力想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就会显得很小心,比如姑姑从来不留人吃饭,胡兰成也不例外。她和胡兰成幽会回来,惟一担心的是吵醒姑姑。以前张写到姑姑是一个自立、机敏的女性,在《小团圆》里才写出了姑姑给她制造的烦恼。

  我写张爱玲传的时候也有美化的成分,但是基本调子在她的书中可以得到确定:哪一种爱不是千疮百孔。张爱玲到最后对胡兰成已经没有爱了,她和宋淇的通信说到胡兰成都是用“无赖人”代替,她和夏志清通信也说“回信必出恶声”。但是无论情感多么不堪,她还是对既往情怀努力保持一份温暖。

  我认为张是真,胡是伪。胡兰成对老婆很差劲,笔下却不乏美化,对小周用强,写的却特别浪漫。胡的伪不是表现在叙事上,而是用“诗词歌赋齐上阵,说禅论道做大旗”掩盖自己的利己本质,不敢直面自己的欲望。

  张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但是张也有无力的地方,对细节过于沾沾自喜。她把人生的小烦恼过于放大,不能忽略,放不过自己,也放不过别人。比如母女矛盾,我们谁没有过?但是张一辈子都郁结于心,母亲临死也不肯去见最后一面。

  我读到张发现胡有性反应那一段为她感到悲哀,因为张的感觉不是自己的第一手体验,而是马上想到读过的几本淫书,这就是文化女性的悲哀。

  对《小团圆》我的评价是有特别的好,也有不好。好:直面自己的勇气,对一闪念的捕捉不敢潦草放过,比如和妈妈、姑姑、胡的关系,参差对照的写法。不好:像一个老年人的文章,她有的地方假设你已经完全了解,并不在乎自己讲什么,只管讲下去,是“反小说”的。不熟悉张生平的人恐怕很难看下去,会有零碎、枯燥之感。

  《小团圆》对现实的隐射,我认为是想写出生活的原样。作家几乎都有一个野心想写出自己知道的一切。张对写实特别热爱,认为写实主义是最伟大的技巧。 李峥嵘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