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巨型中山装铜像。中山装是上世纪初中华民族服装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标志,尤其以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主席穿著而响誉全球。 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中山装“四个性”
□丘树宏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让中国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包括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让中国千千万万男人和女人的生活甚至人体发生重大变化的,一是与男人相关的“剪辫子”,因此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从头开始”的;另一是与女人相关的“放裹脚”,因此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从脚开始”的。
但对中山装,人们却多数不会与辛亥革命挂起钩来。其实,设计、制作和推广中山装也是辛亥革命的一件大事情,我们可以叫它为“制国服”。“剪辫子”、“放裹脚”,再加上“制国服”,我们就可以把辛亥革命称为“全身的革命”了。
“剪辫子”和“放裹脚”固然是中国男人与女人的人性大解放,但在我看来,“制国服”却是更有意义,而且意义更丰富、更深刻的一件事情。
再具体一点,这个感受可以延伸为中山装所蕴涵的“四个性”———
政治性。中山装体现了一种新旧政治社会体制的变革更替,这已经是最大的政治;中山装的许多重要部位,都有着丰富的政治内涵,它物化了三民主义、国之四维、五权分立。后来将中山装定为民国的法定国服,其政治意义就更为突出了。
革命性。中山装的诞生,是与辛亥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剪辫易服”的氛围下,中山装成为革命者的一个独特象征,穿着中山装成为拥护革命、与清朝封建主义决裂的一种标志。
开放性。中山装作为服装虽然是一种革命性的设计,但也还继承了中国服装的一些传统元素。当然,它最大的特点还是开放性。首先,它颠覆了清朝时期的“长袍马褂”,吸取了西欧猎装和日本服装的元素,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风格,又参照了西服平整、挺括、有衣兜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开明开放精神。
实用性。相对于长袍马褂,尤其是清朝的官服,中山装既显得经济,更方便行动。四个袋子并加上有纽扣的软袋的设计,既美观大方,又实用安全。尤其是上衣下面的两个“老虎袋”,可以随着袋内的物品多少涨缩,更令人叹为观止。中山装没有采用西装敞领敞怀的做法,而是采取内敛式,这样既容易裁剪,不浪费布料,还省却了那条烦人的领带。
如此看来,中山装就不仅仅是一种服装那么简单了,它是一个时代的生命符号。
在今天,中山装的政治性、革命性和开放性似乎已经退到历史的后台,然而它里面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精神内核,却依然对我们有着非同小可的启迪作用。而它的实用性,是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它甚至还影响了一些国家,影响了一些外国人。这种实用性,我想一定还会继续下去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