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明天结束一个月休整
运营一年演出上千场
明天,国家大剧院结束为期一个月的休整,以普契尼的经典歌剧《托斯卡》拉开2009年歌剧节的序幕,在这之后,夏季演出季、五月音乐节等一系列精彩板块将陆续上演。据统计,2009年大剧院的商业演出将达到600场,如此密集的演出场次对于一个刚刚成立1年多的剧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国家大剧院新闻发言人邓一江在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大剧院在承担繁重的演出任务的同时,还能保证演出的高品位和高质量,这得益于大剧院在短短一年内积累的丰富演出经验和探索出的高效运作机制。
一年演出上千场
国家大剧院自建成的第一天起就注定成为世界剧场表演艺术领域的焦点。自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幕运营以来,在高品位、高水准、高雅艺术的演出路线上下足工夫,创作和引进了一大批优秀演出。截至2008年底,国家大剧院共演出节目991场,售出票93万张,其中国内剧目195台,涉外剧目140台257场,国内外著名艺术家总数达400多位。在刚刚结束的新春演出季里,大剧院组织策划86台剧目,165场演出,接待观众近20万人。
在过去的一年中,来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国际著名院团数不胜数,包括马林斯基剧院、斯卡拉歌剧院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英国皇家歌剧院芭蕾舞团等。国际优秀表演艺术家有捷杰耶夫、小泽征尔、祖宾·梅塔、洛林·马泽尔、海丁克、杨颂斯、卡雷拉斯、卡娜娃、乔治·乌、罗兰·佩蒂、玛利亚·佩姬、穆特、郎朗等。这些著名演出院团和优秀表演艺术家在大剧院的精彩演出,在北京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演热潮。
原创剧目勇于探索
原创剧目的制作能力是考量一个优秀剧院的重要标准,尽管国家大剧院没有自己所属的歌剧院、芭蕾舞团等,但创作剧目的能力和数量丝毫不弱,在国家大剧院建成的第一年就完成4部原创剧目的生产,分别是与意大利普契尼基金会合作创排的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图兰朵》、与法国图卢兹市政厅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国王》、歌剧《蝴蝶夫人》和大型新编原创史诗京剧《赤壁》。其中《赤壁》演出20场,出票率均在95%以上,今年3月在纽约时代广场南端,国家大剧院还同时启用了8块大屏幕播放了45分钟的原创京剧《赤壁》专题片和大剧院宣传片,现场近万人驻足观看。另外,大剧院还策划组织了《相聚在五环旗下》、《中国钢琴之夜》等大型音乐会及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等主题文化活动,委约创作了系列音乐作品。邓一江介绍,今年国家大剧院原创剧目的目标将增加至8部。
艺术普及心有民众
大剧院一年上演如此多场次的演出还可以做到场场座无虚席,除了剧目的艺术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大剧院一直把“人民性”作为自己的宗旨之一,让最大多数观众“进得来,消费得起,享受得了”,短短11个字要实践起来着实不易,2008年大剧院策划推出了12场大型艺术展览,在公共空间成功举办108场小型室内乐演出,来大剧院观看演出和接受艺术普及教育的观众达到130万人次,参观人数为50余万人次,合计180余万人次。2008年全年大剧院还组织艺术普及教育活动831场,受教育观众超过33万人次。大剧院还把演出运作与艺术普及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普及教育特色,培育出“周末音乐会”、“大师面对面”、“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精品艺术讲堂”等一批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品牌。
“大剧院的宗旨不是赢利,仅仅是保本微利,这些微利也都投入了公益普及事业中”,邓一江说,在他看来目前大剧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剧目的经营和引进上进行成本的合理控制,如何做好成功的市场营销又不加重观众的负担,有效而合理的利用资源将是大剧院今后长期面临的课题。
本报记者 罗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