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新青年》的法兰西情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新青年》的法兰西情怀
2009年04月09日 17: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陈独秀谈进化念念不忘法兰西,正如谈人权偏偏忘了英吉利。忘与不忘,都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

  《新青年》的法兰西情怀

  文/邵建

  在现代与传统的对峙中,《新青年》以传播现代文明为己任。在它的创刊号上,“新”被定义为“西洋文化”。但,作为现代文明的西洋文化并非铁板一块,《新青年》初创伊始,便对西洋文化中的法兰西情有独钟。

  研究陈独秀的台湾学者郑学稼把《新青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如果“后期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式共产主义”,那么,前期“它是启蒙运动的刊物”,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宣传法兰西式民主和科学”。

  主编的精神就是杂志的面貌,陈独秀本人对法兰西的偏爱,明显地在《新青年》创刊号(《青年杂志》第一期)上体现出来。不仅封面最上方杂志名称的外语翻译是法语(一直沿用到1919年),内中文章亦多与法兰西有关。陈独秀自己撰写了“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又翻译了一位法兰西作家的“妇人观”,同时还登载法兰西学者所撰著的“现代文明史”(节选)。当然,犹足以显示《新青年》法兰西情结的,还是陈独秀那篇“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

  这是一篇讴歌式的文章,赞颂近代以还的欧罗巴文明移植亚美利加,又风靡亚细亚。但,这个文明就其“先发生主动者,率为法兰西人”。具而言之,是法兰西人率先向世界贡献了三大文明:“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

  近代人权从法国始?陈认为法国大革命以前,欧洲国家无不建筑在君主和贵族的特权之上,人民无自由权利可言。“自千七百八十九年”,“人权宣言刊布中外,欧罗巴之人心,若梦之觉,若醉之醒,晓然于人权之可贵⋯⋯列国宪章,赖以成立”。

  陈独秀的文章把人权抗争的时间表向后推了几百年。保护人权的宪章最早是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而且人权宣言的蓝本即美国的“独立宣言”也于1776年问世。有英美在前,人权何至于要等到1789,才被法兰西提上历史日程。这不是知识上的偏差,而是陈独秀本人价值上的偏好。他偏好的是1789那个年份,偏好的是“若法兰西人,其执戈而为平等、博爱、自由战者”的那种执戈而战的方式。英国人求权利从贵族始,用的是改良,法国人求权利从第三等级始,用的是革命,这既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时也有它们各自的历史原因。但,以陈独秀这种“革命”的性格,他当然不喜英国人的保守和渐进,他欣赏的是由大革命诞生的“人权宣言”那血染的风采。至于法国大革命中和革命后的几十年,人的权利是否能得到保障,陈独秀则无遑过问(可以对照的是,创刊号另一位作者谈新旧问题的文章,亦同声相应地弘扬法兰西:“乃自法兰西革命以还,人权之说,大唱於是”)。

  世人皆知进化论创自于英国达尔文,但,陈独秀在此标举的却是法国拉马克,因为拉马克在达尔文之前就提出过进化的观点。在同期头条的《敬告青年》中,陈独秀亦以“法兰西当代大哲柏格森之创造进化论”勖勉青年。陈独秀谈进化念念不忘法兰西,正如谈人权偏偏忘了英吉利。忘与不忘,都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

  社会主义是法兰西人贡献给这个世界的第三大文明,它亦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其时“有巴布夫者,主张废弃所有权,行财产共有制”。而后此说逐渐兴盛于法兰西,产生了圣西门和傅里叶;再后,此说由法兰西而德意志,出现了拉萨尔和马克思。陈独秀的线条梳理十分清晰,社会主义的精义亦把握得十分准确。所谓社会主义,即“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者”,意在“排斥违背人道之私有权,而建设一新社会也”。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它的陈独秀版便是“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根据以上三点,陈独秀谓法兰西人为“创造此文明之恩人”,其法兰西情怀流露无遗。如果可以进一步锁定,陈独秀所称颂的三大文明有两个来自法国大革命,这才是他意图解决中国问题的潜意识所在。《新青年》前期,它所宣传的民主,如果是法兰西式的民主;它所宣传的人权,也是法兰西式的人权。至少,这样的民主和人权是以法兰西的方式而获得。法兰西就这样在陈独秀那里成了包括英吉利、美利坚、德意志在内的近代文明的范式。

  替代法兰西的是俄罗斯。《新青年》的价值取向从前期的法兰西演变为后期的俄罗斯,其原因盖在于两者都是革命。1919年陈独秀说“十八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二十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他们极口痛骂,但是后来的历史家,都要把他们当做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

  接下来的大关键,不言而喻。★

  (作者为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