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八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社会科学院八日举办的第五次国学研究论坛,直面当前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的社会思潮,诸位专家皆表示恢复繁体字不可取,简化是汉字演变的主要倾向,并建议以“识繁用简”作为中文学习原则。
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议“用十年时间,分批废除简化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随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繁简”之争一时甚嚣尘上。
在八日的论坛上,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通过汉字演变历史的简要介绍,认为无论从字体还是字形结构来看,简化是汉字演变的主要倾向。任何一种文字符号系统,都要取得简易度与区别度的最佳协调。
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则认为,尽管简化字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失误,但它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记载的工具,必须保持稳定。面对来势迅猛的信息革命,解决汉字进入计算机中的各种问题,也即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
她还透露,针对恢复繁体字的倡议,她们曾经组织北师大中文系九十一名古汉语和古典文学成绩都在八十分以上的优秀学生进行测查,让他们来写繁体字,结果只有三人及格。“因此我们要对繁简问题有深刻认识,教育需要付出很大成本,没必要也不值得”。
董琨认为,目前社会上存在“复繁”和“进一步简化”两种思潮,都有些偏颇也不可取。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两岸四地来往交流的现状以及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他提出可以借鉴八十年代新加坡教育部确定的“识繁用简”原则,在中小学学生的语文课本后边附上繁简字对照表,让学生对两种文字都能有所了解和掌握。(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