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指挥所设施简陋
在地下还有几个泵房,里面装有手摇的和电动的抽风机,记者看到机器上注明为“1961年式通风机”。顺着通风机的管道,继续下行,再穿过两道厚重的钢铁门,就走进了传说中的“林彪地下指挥中心”。
这个地下指挥室的陈设和布局看起来比较简单,两间相连的房间,面积加起来约有40平方米,四周墙壁上都围着高高的红漆杉木护壁板,房间显得暗沉沉的。第一间对着门摆放着一张旧写字台和木转椅,南园宾馆工作人员马先生说,这都是以前林彪在南园宾馆用过的旧物,多处油漆都已经剥落。第二间房中间放着一张红色的三人沙发和两张同色的坐椅,墙边还有一个玻璃门的博古架。两个房间的电线排列整齐,开关也是当时老式的,墙壁上都张贴着林彪当时作为领导人的辉煌图片,也有林彪作为反革命覆灭的介绍。历史,仿佛在这个地下房间里陡然定格。
记者在暗道中迂回半天,粗略估计,整个暗道长度约为600多米。从地下出来,记者不由得长长舒了口气,手机也恢复了信号。
七号楼怎样适应林彪的怪癖
“苏州人原本对林彪、叶群将南园宾馆作为‘行宫’一事不甚了解,只是到了1971年9月13日,他们仓皇出逃、折戟沉沙后,才逐渐知道林彪曾到苏州居住,以至于了解了林彪的不少怪癖习性。”沈伟东说。
林彪有“五怕”,怕光、怕声、怕冷、怕水、怕风,实属奇怪,据说这是他受伤后在苏联治疗时,用药过度造成的。为了适应他这“五怕”,南园宾馆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据1952年就到南园宾馆(当时是苏州市人民委员会外宾招待所)工作的王福康介绍,因为林彪怕光,在他卧房及走廊窗户的外面,他们都挂上了两幅遮光窗帘,而每幅遮光窗帘由两层遮光布组成,两层遮光布之间另有一层黑色羽绒内胆,这样,再加上窗内还有一道白纱窗帘,加起来就是七层。因此,南园宾馆内就一直流传着“七层窗帘”的故事。
处理无光的难度纵然很大,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可是林彪怕声音怕到在他的住处不能听到丝毫的流水声响,这就麻烦了。
当年参与接待林彪的王义华说:“林彪身边有个跟随多年的警卫秘书李文普,林彪对他非常信赖,大小事基本都由他安排做主。一次李文普跟我说:‘首长的住处包括房间、室内卫生间以及与此相配套的会客室等,凡有水龙头的都要拆除,反正首长也不洗澡,否则一开水龙头就会有声响,会刺激到首长。’而且,为使林彪身边的工作人员走路声响减到最低点,地上都铺上一层特制的地毯。”当时,宾馆附近的运河上船只来往很多,汽笛不断,林彪也很怕这些声响,于是苏州的公安人员到运河西头采取临时措施,凡是通往这一段河道时,一律禁止鸣笛,林彪这才有些安生。
林彪“怕冷”,在他的所住之处,室内的温度必须保持在21℃,高低相差半摄氏度都不行,低了嫌冷,高了怕出汗。据王义华回忆,当时南园宾馆尚不具备安装中央空调的条件,完全要靠烧锅炉来控制室温,难度相当大,为此锅炉工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宾馆、市外事组直至市领导,也都为温度能否达标而提心吊胆。经过一番努力,室内温度总算得到解决了。但是,还必须解决林彪想外出兜风时从房间到车库乘车的沿途和车库内的恒温问题。经过上下一番想方设法,在林彪的卧室开了一扇小门直通车库,在车库的墙壁上又安装了暖气片,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林彪住的地方不能见到水,以前的领导和贵宾到七号楼住时,都喜欢住在东南房间,林彪却喜欢住靠西房间,因为七号楼东面有一个荷花池。
一位曾参与接待的工作人员说,林彪还有个奇怪的爱好,那就是玩火柴,他会不停地擦火柴,不过他一擦亮火柴即吹灭,然后将熄灭的火柴梗放到鼻子前闻那硫黄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