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英雄撰写回忆录 还原唐山地震空中大营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抗震英雄撰写回忆录 还原唐山地震空中大营救
2009年04月07日 15:29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编者按:李升堂,唐山人民不能忘记的名字。33年前的7.28大地震后,是他果断拍板,指挥开通了唐山通往外界的唯一生命通道,第一个向党中央报信,并在地面雷达等设施破坏殆尽的危难面前,用眼看、耳听、大脑分析的办法,指挥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安全起降,最多的一天指挥356架次飞机起降,最短起飞间隔仅26秒,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时光荏苒,年届七旬的李升堂对于33年前的那段经历,仍然历历在目。老人拿起笔,伏案两年,完成了近20万字的回忆录———《航空史上的奇迹》,首次全面详尽整理了唐山大地震后空中大营救的历史全貌。

  -人物介绍

  李升堂,1936年生于迁安彭店子乡;1963年到唐山空军机场任调度员;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14天内,和战友用肉眼指挥的方式,指挥了3000多架次救援飞机起降,未发生一起事故;1977年5月25日,李升堂团队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1982年,转业到唐山市司法局;1997年退休;2006年唐山抗震30周年时,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06年底被评为感动唐山十大人物之一。

  -空中奇迹:14天指挥3000架次飞机安全起降

  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谁第一个向中央发出了求救信号?很多人会想到开车进京的开滦矿工李玉林。33年后,重提往事,年届七旬的李升堂回忆说,事实上,早在李玉林到北京之前,唐山空军就先行通过无线电向中央报信,第一架飞往北京的唐山机场求救飞机,于当天凌晨5时50分飞离唐山,向北京南苑机场进发,并成功着陆,比李玉林早到北京两个多小时。

  决定派出飞机的,正是时任空军唐山场站调度室主任的李升堂。随后他和战友们用向空军司令部发电报和向天空喊话的方式,最先向中央汇报了地震灾情。

  第一架飞机顺利升空后,唐山机场高速运转起来。铁路和公路都受到了严重破坏,开辟空中通道是救灾的惟一的选择。在最需救援的震后最初14天,一批批救灾物资、救灾人员从天而降,2万多名伤员从这里转运……机场成为唐山的生命绿洲,李升堂和战友们指挥了来自全国30多个机场13种机型3000架次飞行,最多时从清早到傍晚平均2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起降间隔最短的只有26秒,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密度之高,架次之多世界罕见,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震后第15天,铁路运输打开,陆路救援才接替空中救援。李升堂和战友们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

  -伏案两年:只为让后人详细知道这段历史

  2006年,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70岁的李升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我说我叫李升堂,原空军调度主任,指挥飞机抗震救灾。没想到,胡锦涛总书记连说‘我知道我知道’。”接下来,胡锦涛总书记握住李升堂的手说,“你为唐山人民立了大功。感谢你们。”合影时,胡锦涛总书记还问:“我挡住你了吗?”回想这些细节,老人欣慰不已。

  “很多老同志劝我,别人哪有你这个经历?你不写出来,后人还有谁能更详细知道这个情况?”李升堂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在唐山抗震30周年前后,李老先后接待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冯小刚剧组为拍唐山大地震,也曾到李老家中寻找素材。对于来访者,老人都尽量详细地讲解。写书的想法再次萦绕脑海:我都这个岁数了,一旦有一天说不动了怎么办?写个东西,给后人永久地留下来。

  其实,早在唐山抗震20周年时,唐山文史办就曾约请李升堂写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当时出了个洋相,我不会写。我只上过初中,没有写过文学类的东西。”找他的人告诉他,“写史是一种责任。”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李升堂。李升堂开始有意识地看报纸文章、文学作品,学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三易其稿,最终写出了一万多字的回忆性文章《特殊飞行》,收录在《唐山百年纪事》和《唐山大地震百人亲历记》等文史资料中。“那个文章写的比较粗,很多细节并没有展开讲。”李老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一部书出来。

  从2006年下半年起,老人开始伏案写作。70多岁的人,又患有白内障,用眼时间一长就流泪模糊,家人很心疼,但李老横下心:“书里写的,都是这70年的亲身经历,一下笔,有很多东西从心里汩汩往外冒,不写都不行。”

  一年后,5大本、将近20万字的回忆录手稿初稿完成,此后一年,老人对这些文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并搜集大量相关图片,充实到书里。

  -详细披露:震后两小时,飞机在风雨中飞向北京

  如今,这部定名为《航空史上的奇迹》的传记性书稿就摆放在老人的案头。此书跨越70年,初稿17-18万字,其中有2/3的篇幅都与唐山大地震后的空中救援密切相关。这部书与其说是对李老70年人生历程的回顾,不如说是首次全面详尽整理了唐山大地震后空中大营救的历史全貌。

  本书首次详尽披露了震后两小时,唐山机场第一架飞机如何起飞,如何向中央带去了求救信。当时,机场尚有两架能用的飞机,只有一架能飞复杂天气情况,李升堂果断决定派出飞机,由高永发机组领航,由空军干部刘忽然汇报灾情。飞机在暴风骤雨中升空。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地面设备被毁的情况下,李升堂和战友们向北京发电报,因找不到“地震”两字而想尽办法,又通过过往的飞机转达灾情。当高永发机组着陆在南苑机场时,中央军委的专车火速将他们送往中南海。“在以往的回忆材料中,这段历史写得很概括,以至于到底是谁第一个向中央报信,最初的救援通道怎样建起来的,许多人并不清楚。”

  书中还详细记录了最惊险的一次着陆:第一架搭载着全国矿山救护专家的专机到唐,恰逢暴风骤雨,气象员紧张到手哆嗦,李升堂指挥若定,飞机连续3次穿越乌云,寻找跑道,最终安全着陆。救护专家下机后,唐山外事办的人恳求这架飞机能将在唐的50名外国友人带回北京。当时的国情下,随便运送外国人,不允许。又是李升堂果断拍板,50名外国人登机起飞,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外交部专机”。

  李老评价说,本书具有历史性、奇迹性、知识性和真实性的四大特点,青年人能从中受到教育,老年人能从中找到乐趣,而对于地震,人们更能够找到最真实的历史。

  -大家期盼:书稿应尽快完善尽快出版

  “咱这不比作家的作品,说它是砖,还没有经过烧制,说它是块玉吧,书中确实有很多好的东西,但还没有经过雕琢。这本书如果能够出版更好,如果不能出版,就当给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提供一些资料吧。”说起自己的书稿,李老的心态非常平和。

  写书过程中,来访者通过文稿深刻了解了震后的那段历史。大家都认为,这本书应该成为有关地震文化、有关唐山抗震精神、有关城市品格的宝贵文献。大家提议,老人应该将这本书尽快完善,正式出版。

  曾为李升堂拍过专题纪录片的龙裔传媒公司的王子囡等人帮助老人把书稿录入了电脑;唐山市广播电台的冉茜帮助李老修改字词错误;部队转来《南市报》有关“第一架飞机去北京报告唐山大地震灾情”的采访;老战友也纷纷为李升堂写来回忆性的材料……

  另一位对此书的出版怀有极大热情的是唐山抗震文化的收藏者黄志强。这位40岁的唐山汉子,亲历过唐山大地震,对唐山地震文化等情有独钟。2008年,他与李老结为好友。对“出书”,他比老人更加热切。

  黄志强在网上发布帖子,将李老晚年写书的种种努力向大家做了介绍,并将老人书中的一些精彩内容进行了披露。

  “这部书的精彩与惊险足可以拍成一部电影。”黄志强说,唐山本土作家和地震亲历者写大地震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几乎没有,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是写唐山地震大营救中陆路救援、赈灾,而对于空中救援通道的记录几乎是一片空白,理应把这段唐山上空的奇迹正式出版,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也为唐山人文建设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