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一出生就饱受争议? 荒诞的历史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团长》一出生就饱受争议? 荒诞的历史剧?
2009年04月05日 13:1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核心提示:

  《团长》(《我的团长我的团》)热播,争议两极。有的人称“咬了一口臭鸡蛋”,有的人称“被征服了灵魂”;有人称“艺术表达太精英”,有人却称“没有艺术性可言”。除了普通观众,各领域的学者专家也加入了讨论。中国每年生产的电视剧有几百上千部,为什么一部《我的团长我的团》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它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多重创新,对国剧的现状和发展具不具备标本意义?在采访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给出了解答:“从中国有电视剧开始,就从来没有过像《团长》这种用文艺手法来表现主题的电视剧。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值得关切。”本报记者还采访了几位知名学者,让他们谈谈中国电视剧这一次基本成型的文艺探索。

  节奏违反商业模式?

  一些编剧在闲聊中这样说:“为什么《团长》显得这么超前?很多剧不是不想这么拍,而是不敢这么拍。”

  为什么不敢?收视率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因为《团长》违反了很多电视剧的基本创作规律,不少观众表示不习惯。第一个就是节奏问题:“《团长》的节奏是反常规的,舒缓的时候太舒缓,激烈的时候太激烈。”舒缓还是一个比较好听的评价,很多观众直斥“拖沓”。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副主任李学武介绍,对商业片来说,比如好莱坞的电影,已经形成了一种编剧规范。在好莱坞的大情节趋势下,前面四分之一会出现一个激烈的事件,二分之一是主人公如何突破阻碍,最后四分之一又是一个高潮,主人公解决问题,迎来最后的胜利。早期的港产片也是这样,90分钟的戏有一个1479规律,第1、4、7、9个10分钟要格外精彩。影片一般要有3个卖座元素,喜剧、特技或者动作。这3个卖座元素如果在这几个时段只有一个或者没有,那么就要加料。

  电视剧创作也是一样。以20集为例。前5集要好看,6、7集可以注水,10集要紧张,12、13集又可以注水。到了后面多注水没关系,因为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观众群,再烂他们也会看下去,这是一种收视习惯。然后结尾又会再一次精彩。“这跟艺术无关,跟商业规律有关。当然这种商业规律是跟受众心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规范也要不断打破,才能不断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从她的讲述中可以看出,《团长》是违反这一商业模式的。但没人认为它“注水”了。张颐武教授表示:“因为这部电视剧的追求比较高,想要做得比较文艺。这是一种风格化的象征手法,例如要表现国民性麻木和受到束缚的时候,就采用舒缓的方式;当他们集合起来一起斗争的时候,就采用激烈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是有脉络的。”

  戏剧评论家王炜认为,《团长》只是跟其它电视剧有了不同,但并不是说有意打破这种商业规律。“战争本来就是有间隙的,这种节奏其实是在考虑到生活的真实性,还原一种时间状态。”不过他也承认,电视剧的商业模式对于观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商业电视剧,它的节奏应该均衡,比如要有不断的转折,新的元素出现,情感的递进或者矛盾的激化等等。《团长》比《士兵突击》的节奏要弱。《士兵突击》节奏比较均衡,能够吸引观众不断看下去,但《团长》就不太均衡,时而缓慢时而紧急。不过就我周围人来说,这一点也并没有影响到欣赏。”

  高度文艺,过度文艺?

  对于这部戏,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很不喜欢。《团长》的死忠粉丝叫“粉团”,他们中的很多人看《团长》不止看一遍。如果你有什么地方看不懂,尽可以去这个剧的帖吧搜罗一堆“常见问题解答”。如果实在不爱看也很正常,这个剧对观众群的划分作用显著。

  “热爱‘文艺性格’,深受这种文化影响的观众很喜欢这一部电视剧,而对此不了解的观众就可能会不喜欢这部电视剧。因为《团长》里面很多都采用象征、寓言的手法,那就迎合了热爱‘文艺性格’的观众的口味。上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这部电视剧的表演高度文艺化,‘文艺性格’很强,具有小众文艺气息,而且表演也具有某种的话剧特点,里面的主演段弈宏以前就是话剧表演的演员。因此会比较迎合小众的口味。”张颐武教授说。

  他认为,这应该算是一部小众电视剧。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的期望值都是不同的,受众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其实是《士兵突击》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尝试《团长》这样的表现手法。《士兵突击》既符合小众的审美需求,又符合大众的收看习惯。《团长》的过度文艺其实是一个优点同时也是一个缺陷,因为《士兵突击》表演得比较自然,生活化,比较世俗,而《团长》采用的都是文艺性很强的演员,他们的风格都很特别,这种现代主义的表现,一般的观众会觉得比较难理解。

  因此他说,《团长》失焦在一个相对陈旧的主题之中,难以找到和观众的契合点。“《团长》从一个大的角度出发,反思国民性的大问题,不像很多电视剧都是从具体的生活事件出发来反映主题。《团长》很努力想跳出那个圈子,走上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因为现在的观众普遍比较习惯那种采用具体事件中人的具体行为来表现主题的电视剧,习惯于情节的连贯性。因此他们可能会比较难以接受,所以说《团长》很难找到和观众的契合点。《团长》里头发生的事件是虚拟的,它超越了一般电视剧的表现形式,但是胆子越大,风险就会越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说,肯定有很多人看不懂这部电视剧,也有很多人会不喜欢这部电视剧,但“它真的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懂,这么多的人喜欢。否则,‘炮灰团’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否则龙文章们也早就不用当龙文章了”。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副教授杜庆春则认为这部剧“不值一提”,电视剧应该是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喜欢它的人自然会喜欢它,而不喜欢它的人就不喜欢它,这只是观众价值取向的问题。

  荒诞的历史剧?

  之前不少观众和媒体提出,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戏都要面临一个危险,那就是作品与历史的关系。而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正是《团长》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诗人、文化评论家叶匡正写了一篇言辞犀利的剧评,称《团长》是一部“山寨版战争剧”:“重大历史事件并不是田野上的牛粪,可以任意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插上荆棘或鲜花,这在一个有历史观的国家是无法想象的”。他说,这是部战争剧,可怎么看都觉得是在演小品,大家赛着耍贫嘴。“把战争描绘成了一群小丑的言语狂欢。人人都在抖着机灵说话,生怕人们忽略了编剧的聪明劲”,“我认为这是中国目前电视剧中一部集大成式的崩溃作品,它的诞生表明战争剧开始走向衰落”。

  因为《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在腾冲拍摄的,所以腾冲人对这部电视剧的关注度非常高。但是,看过电视剧之后,腾冲人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滇西抗战博物馆馆长段生馗觉得这部电视剧比较真实,剧情和演员的表演基本与远征军的原型相似。但他的观点或许不够客观,因为他本人为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剧中的很多道具和场景都是在他的博物馆内拍摄的。而从事腾冲战役文化研究的赵兴志则觉得,电视剧中的远征军形象和他从小了解的远征军形象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这部电视剧有些丑化了远征军的形象。 

  云南大学的赵力中教授对该剧更加失望,他是一位知名画家,他从20年前就开始研究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并历时10年之久创作了《中国远征军》系列油画。按赵力中的了解,远征军是一支英勇善战、可歌可泣的浩荡队伍,即使战败,但气势上依然磅礴,仍是一支正规军队。但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几名看似“叫花子”的演员所展现的却是野人般的远征军,这绝不是一部历史片,它就是一部单纯的根据远征军历史所编造的商业剧。 

  杜庆春认为这个其实并不重要。“就好比《亮剑》,它也并没有比《团长》更能如实地反映当时战争的真实啊,但是它还是为观众所接受了,而且在电视台热播了好几轮。大家应该都不会太在意吧!”

  张颐武也认为这个不必过于拘泥。“《团长》想通过这样一个题材反思国民性这样一个大问题,但是它可能在某些方面超出了大众的接受能力,所以就觉得它比较荒诞,但是还是能看得出它是有努力地想突破常规电视剧的层次的。”他表示,很多人都不大熟悉远征军的历史,其实远征军只是一个载体,《团长》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载体表现国民性的大问题,内容可以天马行空。“其实我觉得没有很多人会这样看,只有这一段历史的参与者才会很在意,他们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理由,但似乎也并没有影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部作品。”

  大不同能否大超越?

  王炜认为,《士兵突击》还比较规矩,能够按常理出牌。《团长》却不太按照规矩来,人物的个性、语言等都跟以前不一样,尤其是语言。“它为了能够更加靠近时代,符合当代人的逻辑,有意用当代人的说话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表现那个历史空间的事物。它故意这样去寻求与当代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相契合的逻辑,消除了一种时代隔离。”

  问题是,这种“不按牌理出牌”,大家认同吗?真的像一些业内人士所说的“艺术性在国剧中达到最高水准”吗?

  这一点,尹鸿是肯定的。他说,“《团长》是少有的能够征服我的电视剧,应该说,是征服我灵魂的电视剧”。作为观众,他自称时时像“被鬼魂附体”,“这里有各种关于中国、中国人的象征,有各种关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隐喻,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角色仿佛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尹鸿认为,如果说《士兵突击》只是一部青春励志的人生寓言,那么“《团长》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生存史诗,博大并刺痛人的神经”。

  叶匡正的观点截然相反。这是部战争剧,应该没错,但怎么看都觉得像个小品,大家赛着耍贫嘴,而且耍的都是这个时代文化人都说不出口的话……你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但你的对话至少和故事是靠谱的,至少不能让观众总觉得是一群人在演戏。他还批评了被很多观众和评论者奉为经典的对白。“可能编剧兰晓龙的台词,在阅读小说时是有快感的。但一旦横向移植进了电视剧,简直就是蛮拧。这正说明文学文本与影像叙述模式有很大差别,电影因为时间短,能忍受对文学话语和叙述方式的移植。但电视连续剧的要求则完全不同。它或者要性感,或者要感性,不感性至少得理性,不理性也得有自知之明,如果这些都没有,那等待这部电视剧的只能是不幸。”

  王炜觉得《团长》有一点超出了观众的审美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你的故事能够让大家看下去,人物的思维、情感、逻辑要真实。电视剧是向大众讲故事,讲求真实自然。“但是究竟超出了多少,还是观众说了算。”

  张颐武认为,从文学性来讲,至少“这部电视剧文艺气息很浓,我们能在里面看到很多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这是其他电视剧所没有的。”至于艺术性达到怎样的高度,张颐武的意见有所保留。“只能说这部电视剧非常重要,因为从中国有电视剧开始,就从来没有过像《团长》这种用文艺手法来表现主题的电视剧。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值得关切。”

  至于有没有可能成为经典之作,张颐武觉得很难说。“要经过时间考验才能断定是否经典。《团长》确实给了目前的电视剧一种强烈的刺激,别人不敢尝试《团长》这一条路。但是因为有之前《士兵突击》作为平台,因此《团长》敢尝试这一条电视剧的新路子,我们可以称它是‘惊奇之作’。”

  杜庆春却认为,这只是一部普通的电视剧,“我认为没有艺术性可言”。“只能说它和其他电视剧有很大不同,但是不同不意味着超越,我认为它只是创作者搞不清自己在干什么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而已。”

  ○专访 换个角度看《团长》——裴钰(文化学者、资深传媒人)

  记者: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你曾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个方言大戏,预示着“母语剧”时代的到来。有人认为你拔高了方言在该部电视剧中的地位。

  裴钰:我觉得我们还是来看事实。第一,它是一部人文大戏。已经超越了军事戏和战争戏的题材,上升到对人性和命运的反思,战争成了艺术创作的背景;第二,它是一部方言剧。看一部电视剧是不是方言剧,最重要的是看方言是不是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团长》主要人物都是在说方言,方言对人物的性格刻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肯定是一部方言大戏。

  这部电视剧作为一部方言大戏,我觉得有三方面的突破。第一,突破了方言剧的喜剧体裁。过去的方言喜剧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方言是“可乐”的,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也是方言,但并不可笑。方言其实也可以表现悲剧,比如越剧里的《红楼梦》和《梁祝》;第二,受众的突破。《团长》受到全国各地不同方言区的观众的热捧,突破了受众的限制。第三,突破了方言剧的地域限制,过去,《刘老根》下不了江南,《外地媳妇本地郎》进不了三北,我们错误地认为是方言剧局限于方言区。可现在,各地卫视的轮番热播,说明方言剧已经突破了方言区的局限。

  康洪雷拍这部戏也是顺势而上,借力用力,并非个人的突发奇想。普通话的历史比较短暂,而方言是我们的母语,是数千年的语言传统,所以,《团长》是对汉语言文化传统的一种回归,它的艺术成就和收视走红,将鼓励影视剧创作更加回归汉语言的母语传统,鼓励中文“母语文学”的发展,从这一点讲,我在不久前接受网易娱乐(请保留,网易提供的联系方式)的专访中,就明确地提出《团长》预示着“母语剧”时代的到来。

  记者:从文学性来讲,你认为这些方言式的旁白和对白有什么可圈点的地方?

  裴钰:汉语言最伟大的魅力就体现在母语方言之中,中国的四大名著全部都是方言著作。《团长》的旁白和对白呈现了汉语中最纯正最美丽的部分,是汉语文化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呈现了我们母语的魅力。

  记者:你之前说过,在《团长》中的方言对塑造人物形象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能否具体谈一下?

  裴钰:比如迷龙,他最大的人物特点是“真性情”,他一口东北腔,更是白山黑水文化塑造的人,他那么率直,那么感性,那么自然,那么本性,他能在大雨中洗澡洋洋得意,他不懂得中庸之道,一个猪肉炖粉条,让他一下子思乡心切,他为了回家可以不顾一切,我们说,人物性格的塑造,通过方言的使用,变得丰满,变得立体,也让人性的冲突能够直接而又顺利地体现出来。剧中的人物,说着不同的方言,导演和编剧希望用方言来让观众更快、更便捷地理解人物性格,这一点,《团长》做得非常好!

  记者:《我的团长我的团》在播完之后,是否引领了一股方言热?

  裴钰:我在北京涵芬楼书店演讲,做洪晃老师的《亮话》等节目,我觉得方言热正在形成一股潮流。不能说“团长”带动,但它的热播和成功,是中国文化和文艺创作走向多样化的一个明证。《团长》将鼓励母语文学进一步的发展,鼓励作家们用最纯粹的汉语言来创作。这在方向上,非常符合现代人文主义对创作的多样化要求。

  本报记者 陈祥蕉 实习生 吴敏平 史凤玲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