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老释比,活着的羌文化
羌文化传承人张福良地震中“凶死”,幸将大部分技法传给同族兄弟
震区清明祭
清明将近,“云朵上的街市”——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从细雨中放晴。地震将最后的黄泥羌寨倾覆。92岁的羌文化传承人张福良,随着这片寨子的倾覆与世长辞,一块黄土墙将其掩埋。
老释比的逝去
“要不是地震,他是可以活上百岁的。”当了六七十年的老释比,张福良在寨子里赢得了相当的声望。
2008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
两年前脱下释比服的张福良已经不再过问祭祀的事情。那日中午,张福良回家吃完饭后乘着暖阳又出了门。张福良在寨子里兜了一大圈,天就变了。
“霎时间,昏天黑地,眼前的房子裂了一下,马上又合上了。”张福良的儿媳袁香会蹲在地里,哪里也没敢去。等她再度站起身来的时候,眺望远处的寨子,“已经没几间完整的房子了。”丈夫张文全很快找到了他,“可是我们家老汉不见了。”
3天后,村里几个男人在废墟里,在一面黄土墙下,发现了张福良,“身上一点热气都没有了。”
羌文化的遗憾
2006年,张福良将释比的技法传授给自己的同族兄弟——68岁的王明杰,之后便少有插手寨子里的婚丧嫁娶、年节拜祭事宜。王明杰已经掌握上坛经和中坛经,“下坛经也知道了,但是从来没有用过,得让师傅看着来一次,才算真的毕业啊!”张福良的死没能让王明杰真正毕业。
所谓下坛,在萝卜寨的释比庙中指的是被突如其来的凶事夺走生命的人。也因此,地震造成萝卜寨身亡的44人包括张福良,没通过正式的羌族安葬仪式便草草入土,“因为我没有用过下坛经,没法给他们做法事。”王明杰很惋惜。
□名词解释·释比
释比是羌族村寨中最具权威的文化集成者和传播者,其角色类似于祭师加说唱艺人。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信息便由一代代释比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
92岁的释比老人张福良继承父亲的遗志在萝卜寨唱经做法术将近70年。“他的去世可能是羌文化最大的损失。”王明杰继承了张福良的大部分技法,如今看来成了一种庆幸。 本报特派记者 赵佳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