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谁来捍卫诗歌
海子像是有先见之明,预期到了诗歌的衰落,然后选择在上世纪80年代末那个诗歌繁盛的春日死去。而今诗人一去20年,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赫然印在新开楼盘的宣传画册上时,当“80后”作家韩寒放言“现代诗歌与诗人没必要存在”时,谁来捍卫诗歌?
当诗歌不再是精神食粮,谁来读
一位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文系学生说:“诗歌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食粮,读诗是当时大学校园的风气,学校里举办次数最多、学生最积极参与的活动就数诗歌朗诵会了。课堂上,我们读郭小川、贺敬之;课堂外,我们读朦胧诗。图书馆里借不到舒婷、顾城诗集,我们就通过《诗刊》,通过同学的诗抄本,如饥似渴地传阅、诵读着那些触动心灵的诗句。”
而今,笔者在对某高校30名同学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平时主动读诗的人不足15%。据某高校图书馆流通部介绍,诗集的借阅量远比不上小说,绝大多数同学在大学四年没有借过一本诗集。即使在复旦大学纪念海子逝世20周年的诗歌沙龙上,偌大的学生活动中心里参与者包括主办方工作人员加起来竟然不足20人。这些或许都说明了当今诗歌的生存状况。一位诗歌爱好者对当下诗歌的小众表示无可奈何:“这个世界骤然出现太多新鲜事物,把诗歌挤到了狭窄的角落。诗歌不再是我们的唯一。”
当诗人不再是全民偶像,谁来写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诗歌受关注的程度堪比当今的流行音乐,而诗人聚集的人气亦不输现在的“超女”、“快男”。据《诗刊》主编叶延滨回忆:“1986年成都举办《星星》诗歌节时,讲座门票由2块钱一张炒到20块钱,相当于当年普通人月工资的一半。诗人叶文福讲演那天,讲演厅六道大门挤坏了五道,椅子被踩坏了几十把,所有听众都挤到讲台跟前,前胸抵后背,没有一个人肯坐下来。”而今,人们只得感叹当代中国诗人不再有,舒婷改写散文了,海子卧轨了,食指疯了,顾城杀妻自缢了……
“80后”诗人肖水在纪念海子的发言中说:“海子离开这个世界整整20年后,我们看到海子的房间已经被建造得宏伟、高大,像一座无可匹敌的教堂。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虔诚、低垂的眼睛,还能听到悠长、肃穆的颂歌之音。像那些可爱的人们一样,我把海子当作一个生命的歌唱者,也当作诗歌意义上的父亲。”他道出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海子那一代诗人已成过去,而那个诗人被看作全民偶像的年代也已远去。尽管学界认为“80后”作家在诗歌上的成就或许超越了小说,涌现出唐不遇、阿斐、春树、肖水等组成的诗歌创作群体;但肖水也道出80后诗人共同的心声,一面承认自己只是巨石面前的一粒沙子,一面不忘强调力量,奋力喊着:“我们不能在人为制造的‘诗歌宗教’面前一直保持低顺的眼神和谦卑的态度。”
笔者在对复旦诗社同学的采访中也发现,他们喜欢的诗人大多还是新月派、朦胧诗派或者上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代诗人。一位复旦诗社的女生告诉笔者:“在‘80后’诗人中,没有个人特别喜欢的。网络平台上有太多诗歌,每个人、每首诗风格都不大一样,不好比较,而自己也好像丧失了鉴别力。”这或许说中了当今诗歌圈内热市场冷的原因。肖水坦言自己这一代诗人最鲜明的特征在于:用平白如话的语言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与情感摆放在读者面前,写诗成为个人极其私人与隐秘的事,而不再如陈思和教授认为的那样“自觉承担起民族的命运”。
只要真情实感在,诗歌就有生命力
当今诗歌是否到了危险的时候,是否急需捍卫?
复旦诗社社长顾皓卿告诉笔者:“现在读诗的人、写诗的人从绝对数量上来说比上世纪80年代还要多,只因诗歌在社会上激起的反响、引起的关注度越来越小,才被日益推向边缘。”诗人赵丽宏也持类似观点,他说:“现在的好诗不少,就看你有没有发现。尽管诗歌不那么热了,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毕竟有深厚传统,我们也完全不必那么悲观。”
顾皓卿认为,当今诗歌看似没落,事实正以许多诗意的其它形式融入日常生活。“80后”诗人洛盏说:“当今诗歌完成了承担的功能,告别狂热,回归理性。”在爱诗的人看来,诗歌的沉寂和那个激变的年代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逐渐步入宁静,而诗歌也即将迎来平和的发展期。“只要真情实感在,只要汉字魅力在,诗歌就会永葆生命力。”赵丽宏对诗歌的未来满怀信心。
本报实习生 范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