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场弊端丛生的时代,由于清廷对老年秀才往往给予优待,也不免有人钻这项政策的空子。晚清名臣张之洞曾论及此种现象,童试中有很多人年龄不过五六十岁,却报称八九十岁的。谎报年龄,不过是希图得到国家恩赏,坐得举人、进士之名,以此威吓百姓,为害乡里。这当然还是自己谎报年龄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考官们为了滥施恩赏,往往为名落孙山的人谎报年龄,以图得到特恩,赐以举人头衔。(清)刘声木:《苌楚斋五笔》卷5,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91—992页。
科举成为一些读书人一生惟一寄托时,就不免会出现一些“范进”式的考生。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乾隆时,宁波有一名叫金法的考生,多次考试不成,得了疯病,被锁禁起来已多年了。乾隆三十年乡试时,忽然病好了,于是进场参加考试,竟然考中了举人。赴宴时,猛然想起考卷中有一个问题没答,深恐被发现会取消自己参加会试的资格,于是疯病突发,再次被家人禁锁起来,几年后不治而亡。(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卷1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50页。科举时代,这类事件本身就多,而清代科举如儿戏,百弊丛生,这类范进式的考生的故事,屡见不鲜,也不知害了多少人的性命。
科举制度的弊端当然还不止于此。相传,有一位外国人来华,在京师书肆中买到一份当年状元的考试文章,看了之后,大为叹服,中国人的哲学、文学真是了不起,于是在京城住下来。次年,又买到一份状元的文章,发现与前一年所购的文章差不多,不免诧异。到了第三年,再买一份来看,与前两份还是没多大区别。其实这就是科举制度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八股作文,大多没有多少新意。《清稗类钞》载:光绪帝有一次阅朝考卷子,发现大多数考卷“意皆从同”,不禁感叹说:“以这种方式录用人才,也难怪学非所用。”在这处情况下,考中了的未必一定有才,没考中也不一定就真的学问不够。所以,皓首穷经的老秀才中也有不少有才学的人,也有一些死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也只有在科举时代才会出现百岁考生那样的事情。
摘自:《细说清人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潘洪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