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5日,“《CCTV空中剧院》海南戏曲展演周”拉开帷幕。当晚,中国京剧院在海口人大会堂为海南观众献上现代京剧经典之作《红灯记》,出演男一号李玉和的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和曾的传人李文林,饰演李奶奶的是曾荣获全国现代戏汇演个人表演奖的袁慧琴,饰演李铁梅的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的弟子耿巧云,他们精彩的演出赢来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进行了现场直播。 中新社发 善平 摄
中新资料图片:李奶奶忍着悲痛对铁梅说:咱们有条家规,亲人上路时不准哭。 中新社发 翁启明 摄
中新网3月31日电 李奶奶、李玉和、李铁梅,他们曾经是那个时代的艺术符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段段经典让人耳熟能详。凤凰卫视《大剧院·零距离》就聚焦登上大剧院的舞台的《红灯记》,重新唤起我们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文化记忆。节目内容如下:
周瑛琦:欢迎收看《大剧院·零距离》,我是周瑛琦。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红色经典。今天也是我们一系列之中的最后一集了,讲的就是被称为八大样板戏中精品中的精品,那就是《红灯记》。《红灯记》是最早期的、也是人们说最具有人情味的,它的武打戏少很多,大家可能很熟悉它里边的一些唱段,但是它背后的故事呢可是很多人百听不厌的。我们今天就来继续来听听这部戏,也了解为什么人们称为它是政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解说:《红灯记》故事最早脱胎于电影剧作家沈默君的电影《自有后来人》。1957年,沈默君被打成右派,下放北大荒劳改,1961年底摘帽,遂将其在当地收集的生活素材写成电影剧本。1963年,电影在全国上映。故事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杨少春:《红灯记》最老早是电影,是北影排的,那个演李玉和叫赵联。他演完以后是黑龙江省京剧团排的这个《革命自由后来人》,叫梁一鸣老师和云燕铭先生,他们那个团排的。
解说:此时的江青是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的常客,但是她的目的却不是看戏,而是为了摸清楚各团演员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为这些名角挑选适合他们的剧本。
杨少春:从1963年她就看戏,到各剧团,我们这儿演出她老去看戏。我们那阵不知道,就知道这是主席夫人,老去看戏,主要看年轻的。老的艺术家她很了解了,她就老看年轻的戏。后来才知道她是在所谓调查研究去选材。
解说:1963年2月,江青偶然在上海红都剧场看了由上海爱华沪剧团根据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改编的沪剧剧本《红灯记》,觉得不错,决定将其改编成京剧。由于当时中国京剧院有李少春、高玉倩、袁世海等名角,于是将剧本转给了中国京剧院,由翁偶虹编剧,阿甲导演,排出京剧,取名《红灯记》。由李少春、钱浩梁饰李玉和,刘长瑜、曲素英饰李铁梅,高玉倩饰李奶奶,袁世海饰鸠山。
杨少春:《红灯记》李少春先演过,是原排,开始排是李少春先生排的。
解说:李少春为了自已所扮演的人物能够神似李玉和,他把自己关在书房中,一段一段地设计李玉和的唱腔,表演动作,然后用录音机录下来。经过无数次揣摩、苦练,他通过采用新的板式,把一个浑身是胆雄纠纠的革命英雄人物通过京剧艺术形式,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李少春之子李浩天:还有一个地方他设计得非常巧,就是李玉和斗鸠山的时候,鸠山要给李玉和动刑了,然后他有有句唱,正好把筋骨松一松,然后他的帽子在桌上搁着,鸠山的桌上应该是干净的,不可能是脏的,那么他的帽子在桌上搁着,走过去以后把这帽子拿起来,啪一掸土,这个动作,掸这一下,说明了很多问题。
解说:不只是琢磨自己的角色,对剧中其他人员的举手投足,李少春也能提出自己独到的意见。
高玉倩:你像我那个第二场我一出场,跟着节奏,跟着这划洋火,跟着生火,很多地方,李少春参加意见真不少。
解说:为了通过舞台大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为了培养更多的演员,因而演出需要AB制,而当时的B角是年轻的武生钱浩梁。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嘉枋:从形象上来说他有点优势,就按照当时来说三突出嘛,是吧。这个李少春个比较瘦小、比较瘦小,那么这作为英雄人物好像是不是钱浩梁显得更魁梧一点,是吧,恐怕他也占了这个便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