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虚假射线下的一场闹剧
舍恩靠几组伪造的数据装点出一颗“学术新星”,在学术造假这个行当上,比他早百年前,有位法国“老前辈”走得比他还远,他甚至伪造出一种射线来。
由于受伦琴凭借发现X射线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鼓舞,上世纪初,“射线热”席卷了整个学术界,很多人都来探索这个未知的领域,法国南锡大学物理教授布朗洛就是其中之一。
布朗洛当时是成名已久的物理学家,由于在电磁学领域的成就,当选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并两次获得科学院大奖。1903年,他在研究X射线的偏振现象时,遇到了类似伦琴一样的运气。他的实验材料是一根放在密闭铁管中的热铂丝,铁管留了一条铝做的细缝。他注意到,从中射出的射线似乎能够让附近煤气灯的火焰变得更亮,而且还能让荧光屏变得更亮。他认定这也是一种未知的新射线,取名为“N射线”。
布朗洛迫不及待地发表论文宣布N射线的存在,在三年内发表了26篇相关论文和一部著作。其他法国科学家也纷纷跟进,有120多名科学家发表了近300篇研究N射线的论文。法国官方杂志《情况报告》在1904年几乎有上百篇关于“N射线”的文章发表,占它在这段时间发表的全部物理学论文的15%。“N射线”的发现造成巨大声势,法国科学院当年就决定授予布朗德洛特2万法郎的勒贡特奖和一枚金质奖章。
法国物理学家虽对“N射线”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但他们的德国、英国和美国同行们却无法重复布朗洛的发现,射线总不会有地域歧视,因此他们开始对此产生怀疑。
最初,各国科学家只是不相信布朗洛本人,认为布朗洛发现的效应只是一种光学上的幻觉,后来扩展到人为整个法国物理界存在某种非常不健全的集体作弊机制。1904年,以善于揭露伪科学著称的美国著名物理学家伍德教授决定到布朗洛实验室看个究竟。
1904年夏天,伍德拜访了布朗洛实验室。布朗洛热情地向伍德演示“N射线”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在暗室中进行的,这就让伍德有了检验的机会。在实验中,布朗洛把一把锉刀放在眼睛旁,声称锉刀发出的“N射线”使得他的视力增强,能够看清远处夜光钟的指针。伍德提出替他握锉刀,但悄悄换成木尺,按布朗洛的说法,木头不能发出N射线,但是布朗洛同样声称看清了指针。
另一个实验是N射线的折射实验,布朗洛准确地从屏幕上一条条读出了N射线的频谱,他不知道的是,伍德早已偷偷地把铝质棱镜拿走藏到兜里,N射线根本不应该发生折射!
伍德在实验结束后向《自然》杂志投稿把这场公开试验和整个“N射线”的秘密完整真实地披露了出来。《自然》杂志在1904年9月29日刊登这篇文章,合理地说明了所有“N射线”的效应都是源于主观妄想。这对于“N射线”造成致命一击,轰动一时的“N射线”开始销声匿迹。
距离N射线的学术造假案虽已有百多年时间了,法国仍未出台任何专门针对在学术上弄虚作假的法律法规,各研究单位除了提倡加强行业道德教育,也只能通过制定科研人员行为准则和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等措施规范科研工作。
比如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就成立了科学伦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研究人员尊重科学伦理,正确处理个人研究自由和对社会义务的关系,他们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整体评价,避免研究人员因过度追求眼前利益而铤而走险。
布朗洛直到死之前还在著书立说、发表演讲,他一直坚持认为N射线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太过微妙,不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或许执着如此,亦不能用学术造假,而只能用集体的学术闹剧来形容了。
链接
顶级学术刊物的尴尬
在一桩桩学术造假案中,屡屡出现《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刊物的名字,然而它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多种多样:有时是推波助澜的帮凶,那些造假者利用刊物的审查漏洞,拿出发表在上面的虚假论文为自己成果的“真实性”提供强力作证,比如无论黄禹锡还是舍恩,都凭借一篇篇“重量级”文章奠定了学术地位;有时这些刊物却又能化身为正义使者,登高一呼,以正视听,让虚假的东西无所遁形。
其实在科技界,科研成果报告能否在知名科学刊物上发表,是评判该成果是否得到认可的重要标志。因此,专业期刊实际上是防止学术不端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看门狗”。
为了做好“看门”的工作,专业期刊发表的文章一般都要经过专家学者的层层把关才能公之于众。以权威的《科学》杂志为例,《科学》杂志有一个专门的审稿编委会,由来自全世界的100多名顶尖科学家组成,他们负责审定提交到《科学》杂志各类论文的重要性和可信度。
顶级学术刊物都会严格按照科学界通行的同行评议程序审定论文,即论文发表之前必须通过同行的评议,这些论文只有约四分之一能通过编委会的审查,然后由外部专家进行匿名评议。而能够最终“闯关”成功并发表的,在收到的论文总数中不足6%。
此外,对一些阐释敏感发现内容的论文,学术刊物的审查工作异常谨慎严格。这些论文是指那些可能与人们的直觉相悖的科学发现,以及有可能引起媒体或政界强烈关注的、具有轰动效应的研究成果。这类论文提交后,除常规审查外,还应额外再接受一层审核,如要求论文作者提供更全面的论文原始数据等。
不过,再严密的审查工作也不可能完全封堵住所有造假者,一些造假成果最终仍会被刊登,只是事后才被发现数据或结果有假。如舍恩曾在2001年10月份与其同事联合发表的一篇关于利用单一有机分子制造世界上最小的纳米晶体管的论文。曾受到舆论的高度重视,并与其他一些纳米科技一起,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世界科技重大突破之一。
有科学家认为,在这个充满浮躁的年代,《科学》和《自然》等顶级杂志或许已经染上了这样一种病症,为了争先发表具有新闻轰动效应的研究成果,有时也会牺牲论文的品质,看来身处学术打假第一线的学术刊物,它的工作和角色确实尴尬。(孔令龙)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