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作家,他要找寻平凡生活背后的理儿;他是编剧,他要挖通文字到电影的渠儿。他的玩笑,被称为“刘氏幽默”。他说好的作家善于发现“相同中的不同”,“文学类型的电影本来就是电影中最基础的形态”。——他就是刘震云。
继小说《手机》、《我叫刘跃进》被搬上银幕,传言《温故1942》又被他的好友冯小刚“相中”。4月初,刘震云酝酿三年创作而成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记者抓紧机会,对这位“冯氏喜剧梦工厂厂长”进行了专访。刘震云称:新书更关注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描述的是一种中国式的百年孤独。
“俯视苍生”不可取
刘震云在作家这个群体中似乎有些“特立独行”。他不认为自己是“专职写作”的作家,“作家最重要的是自由”。在他眼里,好的作家应该善于观察。“高高在上俯视苍生”的姿态只会令作家远离生活的本质。 “窗外的世界哪儿都一样,有的人从相同中发现不同,有的人只能从不同中发现不同。挖角落里的传奇人物很简单,人人都见到的东西里看出了不同才是真功夫。 ”《一句顶一万句》探讨的是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态”,“精神的流浪和漂泊,特殊时期会发生,普通的日常生活,更容易发生”。
与冯小刚合作降低沟通成本
不仅仅刘震云关注生活,志同道合的还有称他为“兄长”的好朋友冯小刚。当与记者谈起他们合作电影的原因时,刘震云表示遇到对的人很重要:“一起共事的最好是知心朋友。对事情相同的态度,相同的为人处事方式可以降低沟通成本。 ”
他不反对把自己的小说拍成电影:“电影的传播速度快,电影业也比小说业繁荣。人们看过电影再来看我的小说不是坏事儿啊! ”甚至他还偶尔出演几个角色,“怕还是小时候的理想在作怪,想去戏班敲梆子。再说出演时间也不长,每部戏里,也就俩三镜头,吃顿饭加抽袋烟的功夫,不耽误我干别的。 ”
理解和宽容80后作家
当许多老资历的作家对80后新兴作家颇有微词时,刘震云的态度则宽容很多。他笑言韩寒的《三重门》这个书名,是取自他的作品《一地鸡毛》。他夸赞韩寒的文字功力,“他有他独特的看世界、看文学和看自己的态度,这三样东西在他那儿起了化学反应。”每一代人都会有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印记,“一代一代都不一样”。
□晚报记者 谢正宜 实习生 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