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之争牵掣人们视线,新版《溥仪日记全本》编撰者向本报记者介绍
《溥仪日记全本》价值何在
记者 舒晋瑜
《溥仪日记全本》自年初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著作权之争的声音几乎掩盖了作品本身的价值。从1987年6月,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出版,1996年《爱新觉罗·溥仪日记》出版,2009年《溥仪日记全本》出版——有关溥仪的每一部作品都伴随着笔墨官司。3月中旬,这场官司的主要人物之一、《溥仪日
记全本》的编撰者、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庆祥致电本报,希望读者和媒体从学术的角度关注《溥仪日记全本》价值所在。
据介绍,《溥仪日记全本》集中了爱新觉罗·溥仪现存一生的日记,包括溥仪在北京紫禁城内当“关门皇帝”时期的日记、在天津张园和静园当“寓公”时期的日记、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时期的日记,特别是溥仪获得特赦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写于1959年至1967年的日记。这些日记真实、充分、生动、可靠地留下了溥仪的生平轨迹和人生转变。
王庆祥告诉记者,“这本书得以问世,贡献最大的无疑当属溥仪遗孀李淑贤女士。正是因为她对溥仪日记的抢救与保存,因为她授权予我,并提供日记原本,才使得我有机会对这些极为珍贵的日记原稿真迹加以整理、注释并付诸出版。”
王庆祥表示,以前出版的溥仪日记中,溥仪小朝廷时期的日记大多未选入,天津时期的召见日记全部未纳入。溥仪后半生的日记也有多处删节,《溥仪日记全本》是真正的“全本”,收入了存世的溥仪全部日记。首先,增补了幸运存世的溥仪在逊清小朝廷时期,也就是他从几岁到十几岁时写下的全部读书和宫廷生活日记,从中可以获知他幼年、少年和青年时代读书的范围,他在特殊环境下的宫廷日常生活,读者也可以领略清朝皇家生活真实而可靠的影像遗痕;其次,溥仪在天津生活的7年,也就是他人生走向成熟的年代里,也曾写有大量日记,但在伪满垮台之际,为了毁灭证据由溥仪自己动手烧掉了。幸运的是,历史档案中还保留了那段时期的多本溥仪的“召见日记簿”,其中翔实的记载成为溥仪政治活动重要的第一手见证,完全能够证明他当年的思想和行为,价值极高,《溥仪日记全本》予以收入。
天津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张利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真实的日记对研究日记主人的思想非常重要,《溥仪日记全本》对于研究溥仪的心灵变化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