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文怀沙事件后,又一位文化老人再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某媒体刊发了一位作家的文章《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下简称《谁》),指出著名画家黄苗子正是当年的“告密者”。此文一发,马上在各大媒体与网络引发关于历史与道义的争论。
《谁》的作者指出,她在2009年2月刊纪实版《中国作家》杂志上,看到资深政法工作者寓真所写的《聂绀弩刑事档案》(下简称“聂档”),该文长达十万字,以解密了的档案材料为凭,系统又完整地揭示出聂绀弩冤案的真相:“长期监视、告发聂绀弩的不是外人,而是他的好友至交。”寓真将告密者分成两类,第一类为限于人身自由而被迫告密的,有些则是“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虽然“聂档”中没有明确列出让聂绀弩深陷“言论之罪”、“写反动诗之罪”的罪魁祸首是谁,但《谁》的作者却明确指出他们是王次青、黄苗子等人。而“聂绀弩赠诗较多的是给黄苗子,但送给黄的诗稿,不知为何也都进入了司法机关。”(“聂档”文)黄苗子也因此成为《谁》作者集中火力揭发的“告密者”。
此文一出,媒体和网络一片哗然。黄苗子,一位近百岁、在中国美术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下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有网站抛出“黄苗子和文怀沙谁更坏?”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不少“倒黄派”对黄苗子的“行为”感到失望:“如果这样的人都能‘变节’、告密,我们的家长、学校和社会还如何有信心能教育影响以后的一代代年轻人?卖友求荣的人注定被唾弃。”而“挺黄派”则对《谁》作者提出质疑:“作为那个时代‘落难的贵族’,她所写的文章只是满足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看似真实的臆想。她写的东西都有一个特点:死无对证。而且都是道听途说,不见任何文字资料可以佐证。”
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冷静地分析该事件背后的意义。北京学者雨父发表《黄苗子事件:首先是世道败了人心》,指出“苗子先生身处那个时代,世道如斯,人心不古,进退宁不失据?我们现在觉得黄苗子先生‘不堪’,正表明现在的人心似乎在慢慢变好。”而媒体从业人于德清的《要不要揭文化老人的历史伤疤》则指出,这不是又一场无限上纲上线的道德审判,而是一场迟来的真相还原,是真正地负责任地面对历史。“这对后来的告密者以及未来的告密者都足以是一种警示。”
目前,黄苗子方面没有就此事做出任何回应。
(记者 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