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跃进”炼钢炉被列入全国文物文化遗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甘肃“大跃进”炼钢炉被列入全国文物文化遗产
2009年03月25日 19:37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兰州三月二十五日电(记者 刘薛梅)记者今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在日前刚刚结束的甘肃东面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中,平凉市崆峒区“大跃进”炼钢炉和庄浪梯田被列入全国文物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深化,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也在逐步扩大,工业遗产、乡土建筑、二十世纪遗产等新的文化遗产品类逐渐纳入了保护范畴。

  据了解,“大跃进”炼钢炉又称“新生炉”。一九五八年,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传达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推行大炼钢铁活动,修建了大小百余个炼铁厂。目前炼铁厂及炼钢炉几乎全部破坏,现存炼钢炉只有几个,保存完好。

  庄浪县位于甘肃中部,六盘山西麓,总面积一千五百五十三点一四平方公里,该县山大沟深,地陡土瘠,生态环境恶劣,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历经三十四年,庄浪人民学“大寨人”、修“大寨田”,共移动土方三亿立方米,修成梯田九十四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三,至一九九六年,粮食总产达到十六点二六万吨,亩产增收两百四十点五公斤,农民人均产粮达到四百二十五公斤,“创造了人类奇迹”。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当前中国最大规模、首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截至目前,甘肃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五千九百八十九处,其中新发现一千一百三十六处,复查四千八百五十三处;该省八十六个县级行政区域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调查启动率为百分之百;省级行政区域内调查覆盖率为百分之五十一。经过上世纪的两次文物普查,甘肃省发现并确认的不可移动文物有一万三千多处。

  据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在县区一级,会宁县文物普查队根据当地老百姓提供的线索,在新庄塬乡发现晚更新世古菱齿象化石,是本次全省文物普查中的重大发现之一;景泰县在上沙沃镇和洪水镇新发现六处约一百多平方米的岩画,距今约六千年;临泽县在蓼泉镇普查时新发现一处分布范围约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古墓群,该墓群上迄两汉,下至元明。(完)

【编辑:谢宏钰
    ----- 文化新闻精选 -----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