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联代表团同行
毛岸英现场翻译赢得喝彩
1950年,苏联代表团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书记冯文彬陪同,到中国各地进行友好访问。刘忠带领便衣队区分队,负责此行的安全保卫工作。
在苏联代表团乘坐的专列途经河南郑州黄河大桥时,一节公务车厢突然脱钩了。刘忠带着几名便衣队员跳下车,进行紧急处理。他们想把脱钩的车厢挂在一起,却怎么也挂不上。正着急时,列车长过来了。他想了个土办法,找来了一些炮仗,把它们搁在滞留车厢前后的铁轨上。过往的火车车轮与炮仗摩擦,炮仗就会爆响,从而引起火车司机注意。刘忠马上派了三名战士,沿附近铁道线搁放炮仗,隔一段距离放一个。
不久,已开走的专列也觉察到后面一节车厢丢失了,倒退了回来,向脱钩的车厢迎了过来。列车人员发现脱钩车厢的挂钩出了问题,就迅速同有关方面联系协商,设法又调来了一节车厢,并将脱钩车厢拉开,险情这才算排除。
苏联代表团乘坐的专列停靠的第一站是郑州。车停郑州后,河南省党、政、军领导和群众代表数千人到车站隆重欢迎。
苏联代表团团长在欢迎仪式上即席发表了热情、友好的演讲。可是因为没有讲稿,一时难住了随行的年轻翻译。年轻翻译结结巴巴地翻译着,不时还“卡了壳”,场面非常尴尬。正在为难之际,一位青年站了出来,他大方得体地向苏联客人示意,然后又流畅准确地将苏联代表团团长的演讲翻译出来。在场的人们热烈鼓起掌来,既为苏联客人演讲的友好情谊,更为这位青年人的及时救场和完美翻译。
这位青年人就是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此次毛岸英搭乘这趟列车,是受父亲的嘱托,代他回湖南韶山故乡探望毛家亲友和故人的。
专列离开郑州后,继续向湖南进发。正在车上值勤的便衣队员刘满昌和毛岸英在车厢里相遇,但彼此并不相识。举止文雅的毛岸英微笑着和刘满昌握手后,便坐下来与他攀谈起来。刘满昌问:“你贵姓,你也和我们一起去湖南、广州吗?” “我姓毛。因为你们的车要到湖南,我父亲让我搭这趟车顺便到韶山故乡去探亲。”毛岸英答道。
刘满昌这才恍然大悟:“啊!你是毛岸英同志,失敬!失敬!你刚才那场翻译真棒,欢迎会圆满成功多亏了你。”
毛岸英谦虚地说:“这没什么,我去苏联留过学,俄语自然讲得熟练点。他们刚从学校出来,有几年工作实践后,就会好起来。”(《党史博览》2009年第3期 平凡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