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奥运缶”有成为文物的可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奥运缶”有成为文物的可能
2009年03月19日 11:41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18日,2008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演出道具“缶”最后一场专场拍卖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完美落槌。22个标的共320个缶以总价4138万元拍出。此外10个标的共200幅竹简以总价637.5万元成交。共有132家单位和个人参与了此次竞买,单个“奥运缶”的成交均价12.93万元,超过第一批“奥运缶”成交均价一倍有余,单个“竹简”成交均价3.18万元。 中新社发 远舟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奥运缶有望成文物

  北京奥组委委托北京产权交易所发表声明特别提示竞买人:“如果奥运缶被认定为文物,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对奥运缶实施保管”。奥运缶能不能成为文物?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有这个可能。

  据了解,奥运缶共有2008个,但进行公开处置的只有1500个,其余508个缶已赠送给中央及各地方博物馆收藏。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收藏委员会主任李祥认为,博物馆作为权威的收藏机构,将奥运缶纳入收藏,本身就表明其认可奥运缶的收藏价值。

  《中国收藏》杂志社社长徐舰认为,作为奥运会开幕式使用的道具,奥运缶是历史重大活动的参与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奥运缶的制作模具已经销毁,具有不可复制性,有独特的纪念价值。

  奥运缶可以归类为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使用道具和用品,这类收藏近年受到关注。2003年“协和”飞机退役时,英国航空公司在伦敦奥林匹亚展览中心对已退役的“协和”飞机的一些零部件和纪念品进行了拍卖,大到飞机起落架,小到驾驶员佩戴的耳机,飞机厕所的坐垫等都受到收藏者的追捧,最后共拍得76.37万英镑。

  据介绍,以公开拍卖的形式处置奥运会使用过的物品,在国外已有先例。就在不久前,国外刚刚举办过一场奥运收藏拍卖会,一支1936年奥运会使用过的火炬拍出了15万元。

  李祥认为,奥运缶还有升值的空间。不过,他同时提醒藏家,奥运缶毕竟只是一件道具,而非艺术品,对其收藏价值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据介绍,有关部门已将奥运缶的生产模具销毁,并禁止复制。北京体育科技公司也为每只缶制作了“电子身份证”,每只缶都有一张芯片,上面记录着它在奥运会开幕式的位置、编号、拍卖时间、买家牌号等信息。北京奥组委也为每只参与拍卖的缶制作了收藏证书。此举可以有效地保证奥运缶的收藏价值。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