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跟知识分子非同类 冯小刚离大师0.7公里(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刘震云:跟知识分子非同类 冯小刚离大师0.7公里(2)
2009年03月18日 10:12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谈作家 80后得先学不写错别字

  新京报:你之前也说了《小时代》的书名起得很好,不知道你看没看过那本书?现在很多人觉得一些青春作家可能销量很高但是文学性不够。你怎么看待80后作家?

  刘震云:我泛论一下吧。我觉得一个时代产生自己的文字书写者是非常正常的。凡是新产生出来的群体,新产生出来的文字,一开始都是要遭到责难的,但是新的总会慢慢变成主流的、中坚的、成熟的。

  目前80后作家的作品我还是读过好多,存在最根本的问题:他们对于新的元素、新的人类知道得很多,但是他们对于整体的世界和整体的人类相对了解得比较少,广度够了,深度严重不足。另外对于艺术形式,比如像小说本身的研究也非常不够,我能看出他们的结构能力、情节能力、细节能力、语言能力都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胸襟和气度,动不动就骂人的人我觉得很难写出好作品。最后一点,我觉得他们必须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写错别字,一页纸如果有3个错别字的话是不可原谅的。就好像杨百顺学杀猪,把肠子捅烂了,弄得满腔都是烂肠子和大粪,这就不对了,我觉得是不是从学好汉字开始?

  谈电影 我不是爱惜羽毛的孔雀

  新京报:你在《桃花运》中的表现让人印象挺深刻的,你觉得自己演得怎么样?

  刘震云:紧张,那一条我拍了十几次,因为我总是笑场。但是这种紧张也正好符合了那个人物的性格。对于我演电影这事,连我妈都说不靠谱。我仔细分析过这件事:一,本来我不是人来疯,不适合做演员,为什么就去演戏了呢?怕还是小时候的理想在作怪——想去戏班子敲梆子。二,也怪这些戏的导演。怎么会发现我身上有表演的细胞呢?不会是故意害我吧?既然朋友叫了,我的榜样是鲁智深,就随朋友去了趟沧州。三,“刺打”(挖苦)我的人认为是件大事,我却觉得就跟去菜市场买趟菜一样,“有什么啊,还值得说”。四,时间也不长。每部戏里,也就仨俩镜头,吃顿饭加抽袋烟的工夫,比去内蒙贩驴容易多了,不耽误我干别的。五,我不是一个多么爱惜自己羽毛的孔雀……

  新京报: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可能会考虑一些画面、镜头感,观众的接受度,这些对于文字会不会有一种消耗?

  刘震云:不是说电影消耗文字的什么东西,它本身就是不同的度。一个要去的是汴梁,一个要去西安,不但吃的东西不一样,口音都不一样。所以你事先心里要知道你不能按照汴梁的食物、语音和风俗习惯来要求西安。拍一个电影不会给这个作品增加一个字,也不会少一个字,你的作品还是作品。它又给了我一笔钱养家糊口,这不好吗?

  我跟其他的作家是不一样的,我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我是靠写字来养家糊口的,其他的专业作家他们是拿纳税人的钱的。所以我看到其他的专业作家在义正辞严,在教诲和教训我们的时候,我根本不信。是一个作者,就应该用自己的写作来为生,哪有钉皮鞋的不钉皮鞋就有人给他钱啊?

  新京报:大家现在都把你的作品称为“刘氏幽默”,你的幽默来自于你的生活吗?

  刘震云:幽默是最能消解苦难和沉重的方式,一个是生活本身的幽默,还有一个是产生的地域幽默。河南人是非常幽默的。我曾经举过一例子,我写《温故1942》的时候,如果写悲剧,没啥意思,但是悲剧里藏着极大的喜剧这是我关注的点,一人走着走着死了,临死之前他说的不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伤心欲绝,他说:“某某,三天前死了,我比他多活三天,我值了。”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