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墓内保存完整的墓室,用铅做成的墓志铭,墓志铭上刻有墓葬所处位置地图,头顶画像砖以及古墓内难见的水银。
昨日上午,厦门文物保护中心在海沧一在建工地发掘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的坟墓,发现该墓葬是目前厦门发现的明代墓中,唯一刻有地图、使用铅做墓志铭和画像砖的,墓葬中还保存着水银,对考证400年前墓葬习俗有很大价值。
古墓藏身“风水宝地”
古墓藏身于海沧区古楼村水库附近的文圃山,是一处正在建造的陵园。据现场施工经理黄和平介绍,前天下午4时40分许,一辆挖掘机挖土方时,发现了这座古墓。古墓埋藏在山腰底下3米处。
记者现场看到,该古墓地处群山环绕的中间突出位置的山头处。施工人员称在古墓南边有水库相邻。“依山傍水,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说的风水宝地。”现场一工作人员说。
身穿丝绸的“木乃伊”
昨日上午,经过几小时挖掘,该墓葬被打开。“没想到这个古墓保存这么完好。”打开棺盖的瞬间,厦门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靳维柏惊喜地说。
记者看到,古墓里的一具古尸形态依旧完整,活像一尊木乃伊,其身上所穿衣物上还可依稀看出是丝绸的。
靳维柏介绍,经过测量,这具古尸有170厘米长,从骨骼看应该是男性;古尸的骨骼完整,外部用白色丝制品包裹;头部裹了4层衣物,身上衣服有5层。最难得的是,从外往内的第2层紫色衣服,经过这么多年依然清晰可辨,衣物上还有织金和精美图案。
刻地图的铅制墓志铭
在该古墓墓穴内,棺椁上下各放了一块方形陪葬物。
在墓主的上头是一块制作精美的画像砖。画像砖正面涂有青釉,内容是一个当官模样人物坐在一案台前,两旁各站着一个书童,画像砖背面是红色的。
墓主下方的陪葬品是一个30厘米见方的铅制墓志铭。墓志铭介绍了墓主其人,图上文字还未详细考证;墓志铭的一边还绘了一张地图,介绍这座古墓的大小和方位。靳维柏说,“这个地图也许是一个买地券给神仙看的。”
发现用于防腐的水银
考古人员还在该墓内发现棺底内有衣物、书籍等,但因年代比较久,这些书籍都化为灰烬,没办法保存下来;在棺底还发现水银。
靳维柏介绍,水银在古墓中发现,各种科考和文献记载都有。水银在古代被认为可以对尸体起防腐作用,因此,一些古人死后会被灌入水银后再埋葬。但不清楚这座古墓的主人,是被灌入水银,还是将水银包好放在棺椁内,这些要进一步考证。
靳维柏透露,这是厦门首次发现古墓内有水银,不过从水银的使用还无法确定墓主的身份,并非只有达官贵人才会用水银。
考古人员将棺椁从墓穴中搬出来后,在古尸的头部发现一块方砖,砖上有个铜钱,在脚部也垫有两块方砖,也有两个铜钱,铜钱上铸有“万历”字样。
初定为明代万历古墓
据靳维柏介绍,该古墓长3.6米、宽2.6米,为双墓室,其中一墓室内是空的。从墓志铭提到的年代看,可初步确认墓主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埋葬的,距今约有400年。
靳维柏说,这座古墓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之前发现的明代古墓都是砖砌的墓室和拱顶,里面放棺材,墓室外围再用三合土包裹;这座古墓直接用三合土夯筑而成,棺材上方也没有用砖做拱顶,也是用三合土。
二是,以往在厦门有发现古墓内有用铅做成陪葬的小桌椅;这座古墓内有铅制墓志铭和水银,这都是首次发现的;墓志铭上还有标示墓葬位置的地图,以及一主两仆画像砖。这些对考证当时的墓葬习俗都有一定价值。
(记者 曾志铭 通讯员 郑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