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深圳的“山寨文化”到底该赞该弹?文怀沙是不是大师?繁简体字孰优孰劣?昨天,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做客南都公众论坛(深圳),畅谈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论坛虽以文化为主题,但朱教授针砭时弊,谈笑风生,不时赢得听众的笑声和掌声。
朱大可是著名的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所长、教授。在昨天的论坛上,他针砭时弊,尽显批评家的犀利风格。朱大可认为,中国文化是由儒、释、道构建而成的三位一体文明体系,但目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已经遭到摧毁。
他举例说,儒家所探求的教养和礼仪已经缺失、道家所倡导的与自然的和谐,变成了对生态的破坏、而佛家以善为本的理念也变了。
他认为,深圳和上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经济上非常开放,但文化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他认为中国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没有很好转型和融合,出现了大量的断裂现象。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面,朱大可认为台湾做得比较好。
而当前的应试教育也是朱大可批评的目标。他说,目前的教育制度就是把成人当小孩,把小孩当成人看。应试教育使得人的独立人格无法确立。
在这里,他用“穿开裆裤”的说法,形象地指代人格未成熟的人。他说,现在国内就有“穿开裆裤上互联网”的现象,网民们没有节制,互相谩骂,这些都是人格不独立的表现,与穿开裆裤随地大小便的小孩无异。
朱大可分析道,在文化危机的背景下,国内也出现了文化复苏运动。从20世纪以来就出现了一连串的国学热、大师热、民俗热等等。朱大可认为,如此的种种“热”仍存在着生吞活剥、文化造伪、篡义阐释、狭隘民族主义等各方面的误区。
朱大可举例说,于丹解读《论语》,就出现篡义阐释的错误。而针对国内收藏家变相流拍兔首、鼠首的事件,朱大可就认为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该收藏家好像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其实是一个伪民族主义者。”
精彩问答
“山寨”一词,要一分为二来看
记者(以下简称“记”):山寨文化发端于深圳。“山寨”一度出现在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里。但全国两会期间,也有人批评山寨文化。对此你如何看?
朱大可(以下简称“朱”):我觉得现在“山寨”一词,有不同概念混在一起。一方面它作为一种反讽的互联网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我非常支持。而第二个含义是克隆、抄袭西方的产品,我觉得不应提倡,我们必须学会创新。
记:在全国两会上,有人提出恢复使用繁体字,对此你怎么看?
朱:现在台湾和大陆都想将汉字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去申请呢?毫无疑问是繁体字。繁体字确有繁复的缺点,简化了可以提高书写速度和普及,但有些简化也是不必要的,这会使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和信息丧失掉。我认为,目前最好采用繁简重新融合的方案,鼓励繁简共通。大家使用简体字,但要看得懂繁体字。
记:现在大家都在谈论文怀沙是不是大师?你认为呢?你觉得中国有哪些人是大师?
朱:我觉得大家对文怀沙有一个误解。这应该从不同方面看。他在楚辞方面确实没有重要的贡献。但他对阴阳、方术很有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方术大师”。
(记者 庄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