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也没干过这么大的事”
“拍卖前一个小时,蔡铭超告诉我,说他有一个突发奇想,想让这次拍卖技术性流标”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金微 记者刘俊发自北京 一通神秘来电,两尊圆明园兽首,三亿拍卖天价,将蔡铭超推上了中法之间、乃至国际舆论界的风口浪尖。
然而,任凭身后巨浪滔天,3月2日在新闻会上“我不能付这个款”的寥寥数语之后,蔡铭超就选择了关机,选择了“人间蒸发”。给外界留下一团迷雾,关于他的身份,人们只知道“厦门商人”、“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收藏顾问”,此外不甚了了。
蔡铭超,究竟何许人也?他哪来的魄力和财力到法国大皇宫搅局?在拍卖高手云集的中国收藏界,为什么偏偏会是他出手?他的动机何在?
“他现在躲起来是因为不知如何应付媒体,他是一个很腼腆的人,一生也没干过一件这么大的事。”蔡铭超的好友、中国台湾著名收藏家、台北寒舍艺术中心董事长王定乾对《国际先驱导报》的一席话,传递出了这位中国现代版“夺宝奇兵”此时此刻的复杂心境……
拍卖前一小时下定决心
或许蔡铭超并未料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亦或许密切留意兽首的他酝酿已久,但无论如何,最后做出投标决定的那一刻,他脱口而出告诉的第一人,就是王定乾。
法国时间2月25日晚上7点,离拍卖还剩一个小时,蔡铭超给王定乾打了一个电话。“他问我说,你拍不拍?我说这种价钱,这种情况,抵制让他流标,他说那万一有外国人还是举手呢?我说那你要怎么办?他说那我就把它拍下来了,不让他买到,然后我再技术性不付款。我吓了一跳,我当时让他三思而后行,这个事很严重,但没想到他真的这么干了!”王定乾对《国际先驱导报》回忆起当时的一幕时,思绪似乎还停留在巴黎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王定乾和蔡铭超认识六年有余,当年,王定乾经常去蔡铭超的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买东西,于是结下兄弟情。“大家经常在一起聊古董、聊文物,他也很热爱收藏。他把我当成老大哥,常向我请教一些专业的话题。”
他有一颗简单的爱国心
问起蔡铭超拍卖的动机,王定乾的回答直接了当:“他不是民族英雄,只是有一颗简单的爱国心。”
类似的爱国壮举,蔡铭超不是第一次扛起。2006年10月7日,蔡铭超以1.166亿港币在苏富比专场拍卖会上拍下绝世铜佛——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这坐有600年历史的铜像是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之一,世上仅存两座,无论是品质或保存状况,均比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一座优秀,是最重要的永乐铜铸佛像。
次日,香港一家媒体以《低调后排一鸣惊人》描述了那场扣人心弦的拍卖会:蔡铭超只与友人站在最后排,由于个子较小,差不多淹没在人群之中,此前并没有举动,直至他突然出价时,不消两三分钟,十多口价已将价钱推至逾亿元。拍卖会前座的人纷纷让开,好让拍卖师看清蔡铭超。当拍卖师喊出“这位先生又出价了”,全场掌声雷动。
然而,当人们惊叹于他天价拯救流落海外文物的豪举时,蔡铭超却平静地说,这个价格“非常便宜”。“佛像不仅是古董,更代表着深远的宗教及文化,而且好不容易才有机会把它带回国家,是中国人的喜悦!”他对香港媒体说:“这并不属于我个人,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13亿人民都支持你,每个人出一块钱就够,想想也是吧!”
王定乾当时也被他的豪举深深感动:“那个东西原来是在犹太人手里,他高价买回来,确实很爱国,当然,他也真的喜欢中国艺术。”
痴迷收藏的拍卖行家
如果不是这场流拍事件,蔡铭超或许就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普通人。在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的顶端,竖着一面五星红旗和一面书有“心和艺术”的旗帜。蔡铭超还很敬重毛泽东,公司大堂里还摆放着一尊特制的毛主席像。他也酷爱中山装,在很多重大的拍卖场合,他都以一席黑色的中山装低调出现。
蔡铭超痴迷收藏,在公司展厅里陈列着的各种价值不菲的佛像、玉器都是他多年收藏的成果。在拥有自己的拍卖公司时,蔡铭超早已是苏富比、佳士得等大拍卖行眼中的“VIP”了。纵行拍卖行数十年,已让他对拍卖行规了如指掌。尽管如此,王定乾还是表达了对好友的一丝担心,“我当时也担心他是不是违反拍卖规则,但他的感情动机上没有恶意。”
事发后,他手下的一名员工对福建一家媒体回忆说:“在佳士得披露要对鼠首、兔首进行拍卖后,蔡铭超已经甚少介入公司的日常经营,对这一事件的相关报道显得特别关注和敏感。”或许,让无数中国人牵挂于怀的国宝,曾让蔡铭超多少个夜晚辗转反复,最后点燃了激情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