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地方法院于当地时间23日作出裁决,驳回中国律师团要求法国佳士得公司终止拍卖两尊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的申请。佳士得公司宣布,拍卖将按计划于当地时间25日举行。中国法律学者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在法律诉讼受阻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应通过外交途径的努力来追索圆明园兽首铜像。
将被拍卖的鼠首和兔首两尊铜像原本位于中国清代著名皇家园林——北京圆明园一个扇形喷水池上,是“12生肖兽首”中的两件,估价高达2亿元人民币。兔首、鼠首铜像目前的持有人是法国已故服装设计师圣罗兰的挚交好友皮埃尔·贝尔热。
自去年法国佳士得公司宣布将要拍卖这两件文物之后,中国民众表示了强烈关注。近百名中国律师组成了律师团,委托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向法国巴黎大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终止拍卖行为。但该法院称,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只能代表该协会,不能代表中国,也不能代表公众利益,因此驳回了终止拍卖的申请。
中国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先生表示,虽然他们的要求法院终止拍卖的申请失败了,但仍有助于使法国公众了解中国文物流失的真相。刘律师说:“在巴黎,在这个庄严的大厅,中国人说出了自己不平的声音,让一些人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方式来到这个地方,是非现在虽然没有得到判定,但是我想,在人们心目中,一定有了对它好坏的认可。”
中国官方对拍卖战争劫掠文物一贯持反对立场,认为这种行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和文化权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日前表示,这两件文物是19世纪中叶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的,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理应归还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文化遗产法研究专家王云霞女士介绍说,中国和法国共同签署了一些追索战争掠夺文物的国际公约。根据公约,提起流失文物追索诉讼的原告应该是国家财产的管理者,即中国政府和相关文物管理部门,但在这个案件中中国政府提起诉讼存在困难。王女士说:“在现在的圆明园文物案件里面,政府没有办法出面,因为本身法律依据不足。现行国际公约只能对公约生效之后产生的非法挖掘、出口、掠夺行为产生追溯力,不能以此为依据,追诉一百多年前的行为。”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中国境外的中国文物约164万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馆,海外民间的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近年来,也有一些民间组织和个人出资收回流失文物。但是,也有专家担心,通过拍卖方式收回流失文物,会导致价格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使文物回流的可能性更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王云霞女士建议,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外交渠道和相关国家的政府进行谈判、沟通,通过协定的方式,就文物返还达成共识,或者通过政府间机构和民间机构来做这样的工作。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圆明园两尊兽首的拍卖价格过高,再加上中国民众的反对态度,预计流拍的可能性较大。王云霞教授认为,如果流拍,对中国采取进一步的追索行动是十分有利的。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和现持有人进行沟通,通过补偿等方式说服其放弃持有,将兽首归还中国。王云霞说:“可以直接和现持有人沟通,他是善意持有人,文物经过了四五次倒手,善意持有人权益应该得到补偿,现行国际公约里面有规定的,各国民法典也有这样的规定。可以和他直接沟通,说服他把这个东西出让给我们,这个不是回购,而是对善意持有人进行补偿的行为。”
中国“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关注将于25日举行的佳士得拍卖会,并根据情况采取后续行动。
(记者 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