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
1912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考入湖南省立高等中学学习。这所学校是当年湖南最大的普通中学,集中了一批优秀教师,校长是符定一,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第一任中国文史馆馆长。
毛泽东爱好史学、文学,文史相通,炼成一色好文字,受到国文教员柳潜的器重,引导他学习梁启超的文风,新闻评论家的笔锋;借给他一部《御批通鉴辑览》,鼓励他多读课外书籍。见到毛泽东写得好的作文,柳潜常写上评语交全班同学“传阅”。《商鞅徙木立信论》是其中的一篇,今已收入《毛泽东早期文稿》,列为首篇。
商鞅“徙木立信”,是流传悠久的历史故事,最初见于《史记·商鞅列传》。相传战国秦孝公在位时,宰相商鞅力主变法,但阻力很大,老百姓对新政也有疑虑。商鞅为解除人们的疑惧,在国都南门树立一根木桩,宣称谁能将木桩徙置北门,赐金10两。但人们不信有此种轻而易举的好事,不去徙置。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又宣布,谁能徙置,赐金50两。这时,果有一位手粗脚壮的大汉将木桩由南门搬迁至北门。商鞅当即给大汉赏赐黄金50两,以示不欺骗。随后颁布新法,表示要如徙木赏赐一样,取信于民。毛泽东看到这故事,联系当时社会实际,挥笔撰写《商鞅徙木立信论》,抒发胸怀。
文章紧扣“立信”二字,从立法的角度论述法与民的关系。他说:为政者要取信于民,法律、政策必须有利于人民。有益于人民的法律、政策,人民会自动地去实现与维护;如果法律违背了人民的意志,政策有损于人民的利益,那就会把政府与人民对立起来。商鞅立法变革,严惩奸邪以保护人民的权利,奖励耕织以增进国民的富力,鼓励军功以树立国威,清除贫困衰弱,造福人民,这是我国从未有过的大政策,人民为何“惮而不信”呢!原来是变法前的秦国政府早已失信于民,“黎民惧焉”,尽管执行者煞费苦心,人民依然“立而不信”。于是,毛泽东将笔锋折转,写道:人民中的守旧观念、胆怯心理,执政者的腐败、欺压,是导致我国几乎“蹈于沦亡惨境”的深层原因。
毛泽东这篇论文仅600字,国文教员柳潜阅后,作了七个眉批和总评,计150字。批语认为该文“切实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駸駸入古”;“精理名言,古未曾有”;“逆折而入,笔力挺拔”;“议论潇洒,积理宏富”;“力能扛鼎”;“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柳潜不愧为一位有眼光的教员。文章末尾的总评是:“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浓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并在作文首页大写“传观”二字。
几十年后,毛泽东在接待美国记者斯诺时还提到柳潜,“那时的一个国文教员对我帮助很大,他因为我有文学爱好而愿意接近我。这位教员借给我一部《御批通鉴辑录(览)》”,“我读了《御批通鉴辑录(览)》以后,得出结论,不如自学更好。”解放后,毛泽东询问符定一是否知道柳涤庵(柳潜)的下落。符回答:此人早已谢世,子孙后代情况不明。毛泽东深感遗憾,叹道:“可惜了。袁大胡子不喜欢的梁启超式的新闻记者的手笔,是我向柳涤庵老师学来的。那篇《商鞅徙木立信论》,他给了我100分。”
由于湖南省立高等中学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毛泽东的求知欲,学校的繁琐校规又使他反感,他在该校住了六个月,便退学,到湖南图书馆自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