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
1910年一个秋天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出红脸儿,毛泽东脚穿草鞋,挑着行李、书箱,随同表兄文运昌沿着山间小道,向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走去。16岁的少年,第一次走出韶山冲,心情多么高兴啊!
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是在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由东山书院改制的新兴学校。校长李元甫,是一个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士,教员多是维新派。毛泽东在韶山李漱清介绍下,看过一本关于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对国家前途十分担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投考具有维新思想的东山学校充满了希望。
学校入学考试的作文题《言志》,正合毛泽东的心意。同时参加考试的学生,大多写些尊孔读经、成名成家、光宗耀祖的庸俗内容,而毛泽东与众不同,联系农民的痛苦,社会的时弊,民族的危机,祖国的前途,纵情地抒发了救国救民的抱负,立论新颖,气势磅礴。阅卷老师谭咏春看了,高兴地喊起来:“这是一个有大志的高才生”,圈入录取名单内。不料,面试出了波折,原来毛泽东有湘潭口音,按照学校原有规定,不收湘乡县境以外学生,学费和膳食费不能津贴外县学生,从而引发了争议。阅卷老师谭咏春只得将试卷送校长李元甫,并慷慨陈词:中国学生可去外国留学,享受津贴;湘潭人为什么不能到湘乡读书,获取津贴呢?李校长看过试卷,频频点头,连连称赞,最后毛泽东被破例录取。
毛泽东的作文,经常得到老师谭咏春的赞语,并在同学中传阅。他曾在毛泽东的作文《宋襄公论》后写了一段评语:“文笔泼辣,立意高远,见解迥异于流俗”;最后给了105分。同班同学舒融春还把毛泽东的作文,列为范本,抄录下来。解放后,他还记得其中的一些语句。
1911年春,毛泽东持李元甫、谭咏春的推荐信,随贺岚光老师去长沙,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新中国成立后,谭咏春的儿子谭世瑛多次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回了五封信,并在1955年5月邀请他去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共同回顾了在东山学校同窗生活的岁月。毛泽东念念未忘恩师谭咏春的栽培:你父亲是一位热诚的老师。他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我进不了东山学校,也不会去长沙湘乡驻省中学……他能够那样关心学生,真不容易呀!对谭世瑛的生活困难,毛泽东“甚表同情”,曾寄人民币300元,“聊为杯水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