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沙被质疑:年龄不实?徒有虚名?奸污妇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怀沙被质疑:年龄不实?徒有虚名?奸污妇女?
2009年02月20日 12:35 来源:华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学大师被指作假

  年龄不实?经历伪饰?学术徒有虚名?

  最新进展

  昨日文怀沙弟子披露,最近几天,文怀沙将向外界澄清这些质疑。“文老已经知道了李辉的质疑文章,对此文老并不生气,现在老人的情况很好。”

  近日,学者、人民日报编辑李辉向文化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撰写长文《揭秘:文怀沙的真实年龄“国学大师”的荒诞人生》,投书网络、媒体,向被誉为 “国学大师”、“楚辞泰斗”的文怀沙提出公开质疑,指出其年龄不是自己声称的“近百岁”,而是八十有余;在“文革”中获罪入狱,则是因为诈骗、流氓罪;其被称为“国学大师、楚辞泰斗”也是徒有虚名。

  文章被网络广泛转载,学术界一片哗然……

  原文摘录

  学者质疑文怀沙“三宗罪”

  进入新千年之后,文怀沙频繁亮相于各种媒体,生平的耀眼传奇引人注目者,主要有三点:一,自称出生于1910年,故今年已被媒体称作“百岁老人”;二,自述“文革”经历,系因被打成“反革命”而锒铛入狱,同时,又因写藏锋诗“反江青”而被视为“英雄”。三,被誉为“国学大师”、“楚辞泰斗”。

  疑点一:何年出生

  1910年出生,还是1921年出生?

  近些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或演讲中,文怀沙都自称为九旬老翁,年表中所写出生时间为1910年1月。但我所了解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1953年前,文怀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编辑,据查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年代初的第一本花名册,文怀沙的出生时间填为“1922年”。文怀沙约1953年调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现与中央实验话剧院合并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任剧本编辑,据中国国家话剧院记录,其出生时间填得更为具体:1921年1月15日。

  因此,有一点可以明确,即:在2009年的今天,所谓“百岁”老人,真实年龄应是88岁左右。

  疑点二:因何入狱

  讽刺江青,还是诈骗、猥亵妇女?

  入狱原因:一种原因称是因为在一次公开场合中说了鄙视江青的话,于是被抓到秦城监狱,之后又被流配到西北。另一种说法是,在1974年,他曾被扣上“反毛泽东思想”罪名入狱。

  不实理由:1963年,文怀沙因“诈骗、流氓罪”被处劳教。

  文怀沙早在“文革”爆发前的1963年年底,就已经被处劳教。查阅史料,他的罪名定为“诈骗、流氓罪”(其罪详情为:自五十年代起冒充文化部顾问,称与国家领导人认识,以此猥亵、奸污妇女十余人)。先是处劳教一年,1964年5月正式拘留,后长期在天津茶淀农场劳教,劳教号码:23900。他从来没有被关押在秦城监狱,直至1980年4月解除劳教。没有听说他的劳教是冤假错案而得到平反,但他的年表如今却写为:“1978年,在胡耀邦的亲自过问下被释放。”

  疑点三:大师之称

  仅译过几篇屈赋,就是楚辞泰斗?将文怀沙称为“国学大师”“楚辞泰斗”的主要依据,是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理出版过《屈原集》以及随后陆续出版的《九歌今释》等。但是,有知情者就此发表过不同看法。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作家、学者舒芜先生,与文怀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共事,一同参与了整理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工作,据舒芜在《老吾老》(载《万象》2008年第10期)一文中回忆,文怀沙负责校注的是《屈原集》。舒芜指出:“除四部长篇小说外,其实都只是薄薄一本,注释完全是简单通俗式的,那时讲究普及,谈不上什么学术性。”

  草就此文,求教于文怀沙先生。并希望历史尽可能接近于真相。李辉 (本报有删节)

  各方动态

  文怀沙方面不回应

  昨天记者按照文怀沙先生去年给记者留下的宅电打过去,一位年轻女人的声音传来,当记者表明事情的缘起时,她旋即表示:“这件事儿啊,我们已经知道了。”记者问文怀沙先生方面是否准备回应时,她称:“我们目前没有什么回应的。”对于关键人物文先生的行踪,接线者坚称“文老没在”,记者欲请问有无可能联系时,接线者再次表示:“文老不在北京,对,无法联系。”记者又辗转联系了文怀沙的几位好友,均未果。

  质疑者李辉:文怀沙回应了,我才回应

  李辉目前为《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编辑,传记文学作家。

  记者昨日致电李辉,他表示:“我现在要说的,所有都在文章中,一切等文怀沙本人有回应了,我才会回应。”

  辩护者崔自默:对质疑人的质疑

  虽然文怀沙昨日对此事没有丝毫回应,但网络上却有一个名叫崔自默的人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质疑文怀沙”的质疑。

  文章隐晦地透露文怀沙曾得罪过一些人,他写道:“假如文老一直寂寞下去,大概无人问津,更无人会以大块的‘质疑’来照顾他。假如文怀沙不作回应,也许会让他们失望,可这也会再次证明文翁的圣贤姿态,更不可能像某些人奢望的文翁形象会‘轰然倒塌’。”这篇替文怀沙回应的文章昨日被网络转载多处。因为缺少证据,网友认为此篇“辩护得苍白无力、言之无物”。本报记者 狄蕊红 王锋

  记者求证

  国家话剧院:何必再问

  文怀沙留在国家话剧院的记录,是否就是李辉所言的1921年1月15日出生呢?本报记者昨日试图直接求证。

  国家话剧院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获悉记者来意后表示,之前已经有记者来过电话求证过此事。当记者表示希望再次证实这个年份时,该工作人员表示,都已经证实了的,何必再问呢?该工作人员还担心地反问记者:“你说他(文怀沙)自己说几岁就几岁,如果从我们这边证实不是如此,又被你们媒体报道出来,那他岂不是会生我们的气?”

  记者随后致电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老干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文怀沙曾经在他们出版社工作过很短一段时间,但在他们现有的资料当中,查找不到文怀沙的档案记录,所以无法证实文怀沙的年龄。

  徐晋如:我的证据来自邻居

  李辉在质疑中提到,针对文怀沙自述曾写讽刺江青的藏锋诗,徐晋如先生在其博客《士林见闻录》中有云:“此事纯系文氏自造。”

  “假的始终真不了。”昨日接到本报记者电话时,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博士徐晋如感慨地说道。

  徐晋如告诉记者,他是从著名学者徐亦孺先生口中获知此事的,他们两家是邻居。据徐亦孺先生讲,“文革”期间,他曾和文怀沙一起长期在天津茶淀农场劳教,交往甚多。但长期交往之后,徐亦孺却发现“文怀沙人品太差”。解教后,徐亦孺和文怀沙不再来往,“在文怀沙爆出自己的‘反抗江青的英雄经历’后,徐亦孺先生就气愤地表示,根本就没有那回事,一切都是文怀沙编造的。” 本报记者 吴成贵

  学界看法

  楚辞研究者说文怀沙

  文怀沙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对楚辞的翻译和普及有一定的贡献,而且即使到目前为止,他的翻译也是有自己特点的。但从学术方面讲,他对楚辞的研究属于一般成就,学术界对他的关注也不多,更没有人将他列到大师或者专家的行列。——— 著名楚辞研究专家、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周建忠

  文怀沙本人我是很敬重的,但文先生也一直是具有很大争议的人物,比如他在楚辞方面的作品,在学术界一直也不是很认可。因为他的作品有点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及读物,提供给一些文学爱好者看,这和学术研究不是一个概念。如果说楚辞研究有十大元帅,里面有闻一多他们,那么文怀沙就只能算是“中将”级别。他名气大,是因为在硕果仅存的那个年代的学者中,他还是一个有才气的人,口若悬河,思维敏捷,非常聪明;而且他个人的一些坎坷经历,使得他在民间影响很大;而学术界的人都默默做学问,社会上名气不大,不要把文怀沙神化,也不要妖化。——— 西安某高校一楚辞研究学者(当事人不愿透露姓名)

  文怀沙来我们学校做过讲座,印象是很风趣,聊天多于讲座内容。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文怀沙的翻译比较直接,属于逐字逐句的直译,所以楚辞中那些浪漫的意境和诗情画意的东西少,显得浅显,所以有点像中学老师。不过不能完全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文怀沙的作品,当时的环境,在有限的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里,文怀沙能够译出来,证明他还是有才华的,尤其是之前都没有人翻译成白话文的形式,所以是有难度的。——— 西北大学给本科生教授楚辞的方蕴华

    本报记者 刘慧

  记者手记

  愿真实之花迎风怒放

  一些人,一些事,如此简单明了,又如此扑朔迷离。

  若“围讨”文怀沙,少争意气,多摆铁证,“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事关学术与人格,一切只需真相。

  数年间,记者与文先生面对面接触过六、七次,有采访,有闲聊,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有些岁数、有些趣味、有些学问的老头子吧。有时故弄玄虚,有时不无可爱。

  有一件事或可称为“失策”,当“受封”以“国学大师”时,他未如季羡林先生般主动请辞。时移势易,桂冠亦是荆冠。

  陈丹青在新书《荒废集》中认为,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于丹们也就是个文艺青年,因为真正的国学家在那儿,但现在就成了个事儿了。此语加之于文先生,似无不妥。曾几何时,国学式微,国学家亦日渐凋零,一派文化荒漠中,一个耳聪目明、记性甚好、谈锋甚健的老人出来传播,自会耸动四方。

  在曲江,在西大,在人民大厦,文先生屡次吟起“平生只流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令人泪下。久后方知,此诗非其原创,有人以铁证相询,他才“恍然大悟”,将“著作权”拱手让回清代诗人。而众所周知,他津津乐道的《四部文明》巨著,他名虽主编,而麾下众人,才是真出力者,读者所感动者,则是书中所录原典,与文先生无涉。

  他精力旺而口才好,仅记者亲身所历,演讲内容大同小异,几年前后相差无几。

  他有时亦不无自负与“计较”。某次来陕,数位文化人前往拜望,他很为一位名作家未来而怏怏不乐。那次拜望者之一、书法家马河声,对此颇不以为然,但他称:“若客观而论,文先生的书法则古拙典雅,趣味盎然,从中可以窥见一位文化大家的综合修养,此人无疑博学通透。”

  文先生的诗文著作,寥寥可数。以学界“潜规则”论,当受诟病。然此亦非实质问题,古往今来,许多传世佳作,也不过零篇断章与只言片语。面对盘诘,文先生曰:“我是述而不作”。且他显然深谙大众传播之兴奋点何在,于是总结自己写了最小的文章(关于“正清和”的释义,30余字),主编了最大的书(《四部文明》)。最大最小都占全了,然后,他天马行空,纵意所如。

  还可以挑出他的很多毛病,比如他来陕,讲“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是登秦岭而小泰山”。到河南,他说:黄河是母亲河,河南是中国人的母亲,行及山西,则又是另一套说辞,“讨好”之状可掬。不过此类“吉祥话”,原也无须当真。犹记在西北大学,《四部文明》丛书首发,他搀起霍松林先生,一步步踱出会场。纵按李辉先生所质疑的算来,文先生亦是年近九旬的老人了。一双白发老人,沉沉步履,令人一望慨然。

  抛开学问任人见仁见智外,文先生是个有性情、有情趣的老人。舒芜等人发难,似已完全淡忘了自己在胡风案中的告密丑事,只知苛责旁人。若以荒唐岁月中之陈年旧事相纠缠,则苍茫大地,亲历而能逃脱非议者,又有几人?

  李辉叫阵了,如小孩之撩“皇帝的新衣”。文某人裸裎示人,又当如何。文先生身上,有我们大可汲取借鉴之处,他正四处飞行以“展示”,如一活体教材,可正看,可反观。

  多年来,文化上累遭横创的我们,已习惯了没有大师的“缺角的天空”,我们亦疾呼大师能横空出世,随着传统文化复兴大潮,当文先生乘潮而起、卷土而来时,众人因学养与识见之限,双目所见,非仙即圣,躬身下拜,势所难免。而当尘埃渐渐落定,我们可以反思并检视自己的标尺,冷静理智,无须羞愧。那些违心之辈,作伪于当代,必贻羞于后世,而“包羞忍耻是男儿”,愿一切作伪者能在真实之镜前无所遁形,愿真实之花,能在各方力催之下,迎风怒放。 王锋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