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表态永远超不过师傅”的消息,春节之后在网上挂了很长一段时间。本来是文艺界的事,可能自有文艺界的理儿,但由此联想到当前国人苦苦追求的创新精神,却觉得“永远超不过师傅”的说法,不值得提倡。
也许从说者的角度,“永远超不过师傅”表达了其尊重师长的心情。但在创新的道路上,“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却是成就创新的核心。在中华民族创新之路上,如何处理好尊师重教传统下的师生关系,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
中国的师生关系中,师是有着无限权威的。这种情形下,学生是轻易不敢对老师的话说半个“不”字的,即使学生有道理,说出来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于是,我们看到,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的好学生是符合标准答案的乖孩子,稍越雷池半步就会受到答案错误乃至成绩不及格的惩罚,即使上了大学,上课往往也是教授在上面讲讲讲,学生在下面记记记,下课便是“消化吸收”和做作业,学得好不好由考试成绩来定,就是实验课也是涵盖得越多越好,哪怕学生们其实是在机械地照搬照做照抄。终于毕业了开始做学问,也是甘作“圣贤”的传声筒,大学各系里的老师往往都是本校本系毕业的同门,学术上以校为派,以是某人的嫡传世袭为荣。
这样的师生关系,已不是尊重,而是惧怕。这样的师生关系中,不谈超越,何谈创新。
反观在创新上做得比较好的美国,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感触良多,美国的课堂上有问有答,老师如鱼得水,学生妙语连珠,彼此汤姆、彼德地称兄道弟。美国学生一般没有中国学生知道得多,问的问题也天真,但即使是荒诞不经的问题,老师也要借机引申一番。在美国学界,年轻人总想超越老师,独树一帜,弄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来玩玩。美国的研究生导师一般只给学生提供钱和给项目上开个头,其他由学生自己去闯去做。学生遇到问题,导师给出点子打气。学生做不下去了,导师帮忙转向。学生和导师有学术上的分歧,两人拍着桌子对吵,但导师真心地希望学生能超过他。正因为如此,美国经常有大师带出大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带出了新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中国人也不甘平庸,但是我们还不敢和不善于创新,而这些,都与我们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总处在不提倡超越,甚至不欢迎超越的氛围中有关。
尊师,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将自己囿于老师所给的知识中,对于教师来说,则不是将学生封闭在自己的权威中。在这个提倡创新与创新精神的时代,让我们赋予“尊师”以开放与超越的内涵,让学生以超越自己的老师为荣,让老师欢迎学生超越自己。
王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