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昨天下午,早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天桥的德云社。胡同口已贴出德云社的“重要通知”:因德云社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去世,本周演出暂停,持本周演出票的观众请顺延至下周同一时间观看。不周之处敬请原谅。
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名家张文顺,昨天凌晨5点25分因食道癌不治,在北京中医院逝世,享年71年岁。德云社昨天贴出通知,演出暂停一周。
张文顺,北京市曲艺团第一科学员,退休后与郭德纲搭档表演传统相声,并和郭德纲、李菁一起发起创建了北京德云社。
北京德云社红了,郭德纲红了,但张文顺却不怎么出名。张文顺先生曾笑说:“总得有一个牺牲的,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老头儿!”
郭德纲昨天对早报记者说:“德云社能有今天离不开他,德云社有他半壁江山。”
德云社:
停演一周以示纪念
一个窄小的胡同口,红底白字的“德云社”。昨天下午,早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天桥的德云社。胡同口已贴出德云社的“重要通知”:因德云社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去世,本周演出暂停,持本周演出票的观众请顺延至下周同一时间观看。不周之处敬请原谅。
“有客到——”伴随着胡同口德云社弟子长长的一声吆喝,早报记者来到设置在德云社的张文顺的灵堂吊唁。“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再鞠躬。”每一位来吊唁者都和德云社众弟子一同向张文顺鞠躬致敬。
郭德纲亲笔写下的挽联如下:东海风起悲公一去空余恨;西山日落哀哉两字不堪闻。横批是:氍毹英豪。
郭德纲谦虚地对早报记者说:“字和内容都是我写的,写得不好。”
在挽联中间,是张文顺的遗像。宽宽的眼镜,微微的笑容,儒雅而可亲。
德云社官方网站以及官方论坛昨天已全部设为黑白色调,以示对张文顺先生的哀悼。其论坛“相声公社论坛”于“头七”的一周期间,停止全面开放互动,改为只读属性,只保留论坛“公社宣传栏”的“悼念张文顺先生”专帖允许网友跟帖回复悼念。
郭德纲:
好的时候,没能留住他
郭德纲昨天一脸沉痛,他对欲上前采访的记者摆摆手,示意张文顺的其他弟子接受采访。
当他上完手中的香时,早报记者请他对张文顺稍作评价。他长叹一口气说:“他是个大聪明人,好人,德云社能有今天离不开他,德云社有他半壁江山。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的事都有他,可是好的时候,德云社最辉煌的时候,却没能留住他,非常遗憾。他得癌症已6年。”
郭德纲介绍,张文顺特别爱相声,对相声舞台特别留恋,“我们只能好好说相声了。他临走前一再叮嘱我们要团结,我们也把‘团结’贯彻到每个人。”
张文顺的入室弟子张德武15日晚还在台上演出,当晚10点20分他来到医院。他昨天对早报记者说:“当时我问他‘怎么样?’,他用气声回答说‘还行’;我说‘您好好养着’,他用气声回答说‘回去’。”这是张德武和他的师父张文顺最后的对话。
2008年11月7日,张文顺最后一次亮相舞台时的第一句话:“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其实,早在2006年下半年,他的嗓子就已经哑了,2007年基本上不能出声,只能用气声说话。听到师父的这一句气声,张德武就流下了眼泪,“当时他在后台是拔下了氧气管走到前台的。”
弟子:
遗憾没能学到单口相声
现年46岁的张德武跟随张文顺已有4年多,他说他能跟随张文顺学相声是一种缘分。
2005年7月28日,这是张德武印象深刻的重要日子。这一天,经过郭德纲的介绍,年届中年、深爱相声的他成了张文顺的入室弟子。
他说:“在这之前,我一直喜欢相声,初中说,上大学也说。但专业和业余完全不一样,老先生口传身授,我相当于站在了相声前辈的肩膀上,有数代人的传承,跟随老先生学相声也是走了捷径。”
张德武还记得第一次上台表演。当时表演完了之后,师父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还成吧。”张德武回忆说,师父当时就说这是没自信的表现。师父说,一个逗哏演员,要想拢住观众的神,让人家认真听你铺陈,首先要在舞台上稳得住,自信。
张文顺的捧哏风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他多年来发掘、保存、上演了很多濒临失传的传统单口相声。
跟师父学了4年多,张德武特别遗憾的是,没有学到师父的单口相声。他说:“当我想跟师父学单口相声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学了。”
张德武希望相声界能够得以传承,在传承中融入时代元素,如果只有创新没有继承,则脚下没根,难以长久。
张文顺
相声演员,北京市曲艺团第一科学员,师承佟大方先生。复跟随架冬瓜先生学习滑稽大鼓。退休后与郭德纲搭档表演传统相声,并和郭德纲、李菁一起发起创建了北京德云相声艺术研习社,后更名为北京德云社。
张先生的捧哏风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多年来发掘、保存、上演了很多濒临失传传统单口相声。
讣告
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演员张文顺先生病逝。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因患癌症,虽经多方全力抢救,但终因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16日5时25分与世长辞。
郭德纲携北京德云社全体,沉痛悼念为德云社发展鞠躬尽瘁的张文顺先生
早报记者 吴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