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收藏中国?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当年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据考证,这十二生肖铜像是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水时钟,每隔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口中便会喷水,因此被称为水力钟。
圆明园铜兽首是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缩影。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因各种原因而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惊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换句话说,按照最保守的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远远超出中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
据国内文物部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国内2300座博物馆里,国家登记在册的文物总数只有1200多万件。
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些流失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国近代,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及一些所谓的“探险家”以武力掠夺、不平等交易、盗掘、欺骗、走私等不正当的非法手段获得。
另外一个文物集中流失的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很多文物因盗墓、走私而流失。最近一本风靡全国的收藏类畅销书《谁在收藏中国?》写道:据美国媒体透露,近30年来,流入美国的中国文物大约有230万件,其中20多万件精品被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与英、法、日、俄等国家不同的是,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大多数都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境外走私非法所得。
对于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谢辰生认为,其中有几种情况需要区别,一个是珍贵文物与一般文物,一个是过去出去的文物和现在出去的文物,一个是合法出去的文物和非法出去的文物。
谢辰生说,对于珍贵的文物,只要能收回就一定要收回。一般的文物要视情况而定,不一定要全部收回,有的留在国外还能起到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对于过去和现在流失的文物,应该把重点放在现在,现在很多文物出去,马上弄回来还能同时打击犯罪。对于合法出去的文物和非法出去的文物,合法出去的可以买,非法出去的坚决不能买,买了就等于承认其合法性了。
这也是国家文物局作为政府部门表态“不回购圆明园兔首和鼠首”的主要原因。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文物局反对“用中国的钱”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理由是,鼠首和兔首都是因战争原因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根据国际公约,要在道义上进行呼吁和追溯,希望其返还。对于追回方式,首先不赞成拍卖,其次要尊重收藏家意愿,通过相应补偿以回赠方式追回,同时也鼓励通过基金会和个人捐赠的方式,促成回归。
文物回流的是非曲直
据本刊记者了解,现阶段,中国的文物回流形式大致可分为:依法索回、国家购买、民间购买和捐赠,其中,后三种的社会关注程度较高。
以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为例。其中,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是2000年由保利集团花费近3000万港元拍回的;铜猪首是2003年澳门爱国人士、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斥资700万买回捐献祖国的;铜马首也是何鸿燊于2007年再以6910万港元价格拍回捐献祖国的。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国际合作,成功索回流失海外文物。比如,1998年从英国追索回从香港走私出境的中国文物3000余件;2001年从美国追索回被走私的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彩色石雕像;2003年从香港某拍卖公司依法索回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被盗的49件珍贵文物等。
像刘洋这样组建律师团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刘洋表示,他和律师团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针对兔首和鼠首的诉讼在法律上没有问题,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据刘洋介绍,为促进文物返还原属国,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通过了《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其中明确规定,被盗文物的拥有者应该归还该被盗物。法国是公约的加入国,而我国在1997年加入这一公约时还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留具有追索被战争掠夺和被盗窃走私出境的文化遗产不受年限限制。也就是说,中国不放弃依法追索公约生效前,即1995年前非法出境文物的权利。无论何时,中国政府都有权索回那些被掠走的文物。
更重要的是,公约规定了“发现原则”,即发现文物的所在地及文物持有者的确切身份之时起,3年内提出均有效。“所以,从我们知情的那天,也就是拍卖公司宣布拍卖的那天算起,目前还在时效之内。”刘洋说。
据刘洋透露,目前律师团已搜集了世界上5次类似的起诉,其中4起胜诉,只有1起败诉。“在法律上我们已做好了诉讼的准备,对胜诉很有信心。”他说。
但在谢辰生看来,以法律诉讼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会面临很大困难,特别是对已经流失海外很久的文物,因为“人家不讲理你也没办法”。
2002年12月9日,以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为首的19家博物馆,甚至无视有关各国文物归属权的国际条约,炮制了一个所谓《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称长期以来,这些“获得的物品”,已经成为保管这些物品的博物馆的一部分,并且延伸为收藏这些物品的国家的一部分,等等。
谢辰生认为,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非法出境的文物我们要永远保留追索的权利,我们可以等,一直等到他们对自己前辈不光彩的行为有所愧疚的时候。文明在进步。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岳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