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的乱世情缘
“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戎马烽烟,历尽坎坷。于个人感情一端,亦可谓悲欢离合,令人慨叹。”在《脍炙英雄》一书中,有“醉侠”之称的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搜集了大量史料,酷侃十大元帅的婚姻、爱情往事,迥异流俗,体现了别样的历史观。
“总司令”朱德:苦尽甘来,尤爱那枝“兰”
朱德(1886-1976)青少年时代,还是清朝。因为家里太穷,母亲生了13个孩子,死了5个。但父母还是让3个孩子读了书。朱德1905年参加了最后一次府试后,在家乡四川仪陇,由长辈做主,娶了比他大两岁的表姐刘氏为妻。
刘氏贤惠,但朱德不甚喜欢,1906年离家求学,一去不归。后来国民党三次挖朱家祖坟,刘氏吃斋念佛,保佑朱德平安。建国后朱德要接刘氏去北京养老,刘奶奶摇头不去,1958年病逝,享年74岁。
1912年秋,26岁的滇军少校朱德,娶了昆明师院的18岁女学生萧菊芳,据说是朋友的妹妹,萧家曾经恩助过求学时代的朱德。朱德很喜欢这个没有缠足的进步姑娘。1916年9月生儿朱琦(宝书),朱德而立之年喜得一生中惟一的贵子,讨袁战场上又获得大捷,真是爽气弥天。
但1917年初,萧菊芳不幸染疾,辗转病榻,到1919年不治而逝。朱德撰写挽联曰:“举案齐眉,颇自诩人间佳偶;离尘一笑,料仍是天上仙姝”。另有《悼亡诗》七首。
看到朱德受病妻幼子拖累,其部属陈平辉便给他介绍了自己21岁的堂妹,名叫陈玉珍(贞)。陈玉珍也是个受过师范教育的大脚女性,帮助朱德照料萧菊芳和朱琦。萧菊芳去世后,陈玉珍视朱琦如亲生,待朱德如骨肉,小家庭打理得温馨雅致。可惜朱德志在四方,已然混到堂堂旅长、30多岁了还要跑出去打天下。
南昌起义后,朱德一度听说陈玉珍被四川军阀杀害了。其实陈玉珍一直活到1967年,朱德的生母和嗣母都是陈玉珍奉养送终的。朱德抗战期间和建国后都给陈玉珍写过信,表示“你的深情,我是深知的。谢谢你……希望你努力加餐,为国珍重,将我和家乡忘掉好了,这是你真正的名言,是真知我爱我的。”朱德和康克清还于1960年到南溪登门看望。
朱德出川后,找过孙中山和陈独秀,后来由周恩来介绍入党,赴欧洲留学,又转到苏联。陪他出国的是一位19岁的能说英语德语的漂亮姑娘、四川开江女中教员贺治华。他们从德国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后,贺治华于1926年生下女儿朱敏(乳名“四旬”,因朱德该年40岁)。但二人因志趣不合很快分手,朱敏回国后一生未再见过母亲。
贺治华另嫁给一位留学法国的比较年轻的革命者霍家新,回到上海做地下工作,与邓颖超、蔡畅等结拜成中央妇委“八姐妹”。谁料贺霍夫妇竟然于1928年主动出卖罗亦农,造成中共巨大损失,连前去接头的邓小平也差点遇难。周恩来、邓小平命令中共特科严惩叛徒,陈赓带领“红队”前去锄奸,将霍家新击毙,将贺治华击成重伤,跑回四川,嫁给一个农民,建国前病死。
就在贺治华背叛革命的1928年春,朱德率革命军攻下湖南耒阳,娶了活泼健美的当地女秀才、24岁的共产党员伍若兰。伍若兰不但文笔出众,还是一员手使双枪的女将,一人可以抵挡一个班。伍若兰给朱德做了一双布鞋,还赋诗一首道:“莫以穿戴论英雄,为民甘愿受清贫。革命路长尘与土,有鞋才好赴征程。”因为伍若兰脸上有点麻子,朱德就趁机打趣道:“你有麻子,我有胡子,我们就‘麻麻胡胡’结婚吧!”部队里的宣传员编了个顺口溜:“麻子胡子成一对,麻麻胡胡一头睡。惟有英雄配英雄,各当各的总指挥。”
二人刚过蜜月,朱毛会师井冈山。不幸次年井冈山第三次反围剿时,为掩护朱德突围,已经怀孕几个月的伍若兰率警卫班断后,在激战中负伤被捕,受酷刑而不屈。蒋介石亲发电报命令“割头示众”。朱德闻讯后,在毛泽东面前洒下了热泪。从此经常把伍若兰给他做的一双鞋带在身边。很多人都知道朱老总喜欢兰花,现在应该知道他为啥喜欢了吧?
1929年,43岁的朱德军长在井冈山,与17岁的江西姑娘、红军女战士康克清喜结连理。康克清也是出身贫苦的健壮型美女,枪法好,觉悟高,当时文化稍差,经常请朱德教她认字。
毛泽东赞道:“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这一次婚姻延续了47载,称得上是“准金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