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与五星红旗的诞生
田书和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独立的一种标志。筹备新中国建国之初,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是一项重要内容。
1949年7月中旬开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连续刊登 《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向海内外公开征求方案。
至8月20日截稿日期,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共收到应征国旗稿件1920件,共有图案2992幅。投稿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既有高级干部、将军、学者、艺术家,也有普通士兵、工人、农民、学生等,还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征得的国旗图案大体可分为四类:
1、镰锤交叉(或称镰刀斧头)并加五角星。此类图案最多,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就设计了中国式的镰刀斧头图案。
2、嘉禾齿轮代表工农联盟的图案。
3、两色或三色的横条、竖条加镰刀、斧头或五角星的图案。
4、以红旗上排列五角星图案,或者红旗中加五角星并加一两条黄杠代表黄河、长江等。朱德 总司令和著名学者郭沫若就设计了此类图案。
经过反复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前三类不合国体,不能采用。较为可供参考挑选的为第四类。经过精心选评,从中选出符合条件的38幅图案。
当时大家普遍看好三个图案:第一幅图案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旗下三分之一处是一条黄色的横杠;第二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下面是两条横杠;第三幅是上面一颗大星,下面三条横杠。
金色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权,下面的第一条横杠代表黄河,第二条横杠代表长江,第三条横杠代表珠江。大家看好这三幅图案的共同理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在代表国家的国旗上理应有所表现,而长江、黄河和珠江这三条河流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它们代表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上海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被编为“复字三十二号”,草拟的说明是:大五角星表示中国共产党,周围四个小五角星表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有人认为四个阶级的提法不妥:“资产阶级怎么能进入社会主义呢?”
曾参加过国共和谈的国民党元老张治中,坚决反对采用一颗大星一条杠的图案,但他的意见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听说朱德和郭沫若也都很看好这一幅图案,以他们二人的地位和威望,“星杠组合”方案通过的可能性较大。张治中非常着急,一贯敢于直言谏上的他,决定寻找机会直接向 毛泽东陈述自己的看法。
9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参加新政协会议的代表们,张治中也应邀出席。席间,他一直注视着坐在不远处跟别人交谈的毛泽东。当毛泽东身边的人都离开时,张治中连忙端着酒杯走了过去,趁着敬酒的间隙轻声说:“主席,有一件事我想问你,如果你不愿意公开让大家知道你的意见的话,我会为你保守秘密。”
毛泽东不清楚张治中在这样一个场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所以没有立即表态。迟疑了一下,轻轻地点了点头:“你说吧!”
张治中迫不及待地说:“主席,我只是想问一下,你同意哪一张国旗的图案?”
毛泽东愣了一下,这问题出乎他的意料,也许认为自己对选择国旗的意见并不是什么秘密,没必要隐瞒,所以就很直接地回答了张治中:“我同意一颗星一条黄河的那一幅。”刚说完,毛泽东就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突然把话锋一转:“你的意思呢?”
“我不同意!”张治中回答得很干脆。
“为什么?”毛泽东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据他所知,大多数的代表都赞同这个方案。
“你不是说过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吗,在国旗上画一道杠,有把国土一分为二之嫌!再说,用一条杠子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会联想到孙猴子的金箍棒!”张治中一口气说完了自己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