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委员刘纪显先生对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的广东人形象大为不满,列出了“春晚”歪曲广东人形象的三大罪状:普通话太烂;傻里傻气;俗气。
仔细想来,“春晚”上演了快30年,小品节目相对光辉灿烂的广东人形象还真是想不起来,不过话又说回来,“春晚”小品节目塑造的玉树临风、绝代风华的形象本身就不太多。要观摩这些形象,最好是去看青春偶像剧。
小品这种形式,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些歪瓜裂枣。不信可以列举一下:普通话再烂也烂不过本山大叔。已故的赵丽蓉女士,在春晚一露面也是一口唐山腔。至于刘先生关于“春晚”当中广东人形象傻气、俗气的指控,大约也是事实。但如果小品节目中没有一两个操着方言,又傻又俗的人物,小品还能叫做小品吗?再傻还能傻得过“卖拐”里面的范伟?再俗还能俗得过宋丹丹演绎的“白云”?如果东北人、天津人、山东人、陕西人等等全部出来抗议,小品以后就只能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上演,而且还必须要像张宏民那样标准,否则北京人还不乐意了呢。如果全国人民还是不满意,春晚干脆就用英文播出算了,外国朋友大概不会太在意这些,只是咱中国人能看懂的就不多了。
至于广东人的形象,我想“春晚”也未必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损害到广东人的形象。如果有人看了《卖拐》,觉得东北人都是傻子,那么这人就是真傻了。巩汉林版的广东人,大家看了也就是一笑,有多少人会联想到真正的广东人呢?广东人的形象,还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去塑造。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随着广东经济实力成为“排头兵”,广东人的形象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这种提升源自广东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质,是谁也损害不了的。
周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