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地处黔楚咽喉、水陆交通要塞的颈口,且商市繁荣,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清代水师提督(二品)周礼濂便曾统领洪江水师。近日,洪江区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考古发现佐证,作为一方驻军领袖,周提督日子并不好过,一座清代水师码头管理告示碑,揭示了当年周提督的烦心事。
日前,洪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工作人员在该区桂花园乡川岩(洪江古商城沅水河对面)进行野外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清代洞庭水师洪江水师营渡口、码头管理告示碑。告示碑又名“佑仰通知”,质地为青石,立于清光绪三年(1877),高1.37米,宽0.92米,厚0.05米。据洪江区文管所所长梁斌介绍,发现时,石碑断裂为两段。其中一段被用来当做井盖使用。那么这“佑仰通知”的告示碑究竟告诉我们什么呢?
清咸丰十三年,曾国藩以吏部侍郎的身份在湖南办团练,置洞庭水师,洪江分驻水师营。同治十七年(1868)由水师提督(二品)周礼濂统领,将洪江水师更名为“长胜水师”,“佑仰通知”告示碑正式由他所立。通过对碑文的解读,我们知道清代洞庭水师洪江水师营的渡口商业发达。因码头拥挤乱停乱摆、争地盘等产生的纠纷也屡屡发生。周礼濂立“佑仰通知”告示碑,将船泊停渡、木排停摆等具体事项及管理措施作了明文规定。
洪江区文管所相关专家表示,此碑的发现充分证明了洪江当年水路运输的繁华景象,对研究洪江古商城的形成、发展与繁荣,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记者李鹏 实习生柳径 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