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塔杀机:基地组织与9·11之路》的主题,就是六十年来恐怖主义的成长史。
南都周刊编辑:阚牧野 文 | 史雨锁
大事件总是充满象征性。2008年12月24日,平安夜,塞缪尔·亨廷顿去世。12年前,他宣称,冷战结束,世界并不太平,未来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明之间。“9·11”的发生“雄辩”地证明了他的预见。
六十年一轮回。1948年,一个叫E·B·怀特的人随手写到纽约的“未来”:“只需一小队形同人字雁群的飞机??让它的塔楼燃起大火,摧毁桥梁,将地下通道变成毒气室,将几百万人化为灰烬。”怀特是《纽约客》的作者,同时还是著名的童话作家。
将怀特的虚构变成现实,经历了近六十年时间。本书的主题,就是六十年来恐怖主义的成长史。作为一部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纪实作品,它并不提供“为什么会发生”这类问题的答案,以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它仅仅描述“虚构变成现实”的漫长过程,终点就是“9·11”。
恐怖主义的家谱
1948年的第二年,1949年,亨廷顿来到哈佛大学,开始他的充满争议和创造力的学术生涯。就在同一年,一个名叫赛义德·库特卜的埃及学者来到纽约。
库特卜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有一个杰出的学生,叫纳杰布·马哈福兹。1988年,马哈福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六年后,宗教极端组织领袖盲人谢赫发布了针对马哈福兹的“圣令”:“他是叛教者,而对叛教者的惩罚只有在公共大广场上处死。”马哈福兹被人在家门口用刀刺伤,险些丧命。
一花五叶,各不相同。库特卜不仅是一个学者,同时还是埃及最大的宗教极端组织的领袖。在短暂的居美生活期间,他带回埃及一个崭新的观念:“欧洲或美国的白人是我们的头号敌人,??一有机会就应该加以消灭。”除了马哈福兹,库特卜还有很多“杰出”学生。盲人谢赫是其中之一,后来领导了库特卜的组织。另一个学生名叫扎瓦希里。
1966年,库特卜被埃及政府处死,扎瓦希里在上中学,已经组建了由自己控制的地下组织,作为库特卜组织的“少年先锋队”。在这同时,库特卜的弟弟穆罕默德·库特卜来到沙特的一所大学,传播哥哥的思想。在他的非正式学生中,就有年轻的本·拉登。本·拉登的妹夫和早期追随者哈利法回忆:“我们读了赛义德·库特卜的书。他是对我们这一代影响最大的人。”库特卜是根,本·拉登是花;库特卜是种子,本·拉登是果实。具有象征意味的是,本·拉登的家乡哈德拉毛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死亡已经降临”。
死亡的第一丝阴影降临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本·拉登所在的学校。除了库特卜的弟弟在那里任教之外,盲人谢赫的朋友、法学博士阿卜杜拉·阿扎姆也在那所大学工作。阿扎姆同样信奉库特卜的理论,本·拉登则崇拜阿扎姆。上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阿扎姆发布了召集青年奔赴阿富汗参战的“圣令”,本·拉登为阿扎姆的行动募集了数千万美元的资金,并跟随阿扎姆来到阿富汗。1989年,阿扎姆被汽车炸弹炸死。他的遗产,除了基地组织,还有巴勒斯坦的哈马斯。
恐怖分子的想像力
百川归海。在埃及与盲人谢赫争夺宗教极端组织领袖地位失败,扎瓦希里也来到了阿富汗战场,击败阿扎姆,成为本·拉登的“大脑”,将自己经过严格训练的手下安插在本·拉登身边,为基地组织提供了第一批骨干成员,一手规划了基地组织的结构。基地组织在阿富汗成立的时候,类似于一场工作招聘会:单身成员每月工资1000美元,已婚成员1500美元;每人每年回家探亲往返机票一张;每年享有一个月假期,并享有医疗保险。退出组织者,可以一次性拿到2400美元的遣散费。这样的薪酬待遇,对于那些在阿富汗游荡的失学、失业青年们来说,自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库特卜的理论在老家埃及继续得到恐怖组织的信奉、发展和实践。最典型的恐怖事件,是发生在1997年11月17日的“卢克索屠杀”,共有58名外国游客和4名埃及人被杀,包括一名5岁的英国孩子。恐怖分子采取了肢解、斩首、挖掉内脏等血腥手段,屠杀的目的是“不许游客来埃及”,屠杀者自称是盲人谢赫的“毁灭分队”。两个月后,一直与盲人谢赫较劲的扎瓦希里,发布了新的“圣令”,宣布将向美国人,不论军人还是平民,展开全球战争。
实际上,第一个发布这种“圣令”的依旧是盲人谢赫。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在美国申请政治避难被拒绝,四处奔波筹款,发表反美演说,“烧掉它们的公司,抹杀它们的利益,炸沉它们的轮船,击落它们的飞机,从海洋、空中和陆地上扼杀他们。”1993年2月26日,他的追随者拉米兹·优素福实施了世贸中心爆炸案,炸弹炸出240英尺宽的深坑,炸穿6个楼层的结构钢材和水泥,6人死亡、1042人受伤。但这场爆炸并没有达成他的预期目标:让世贸双塔倒塌。
在当时,炸倒世贸双塔,无疑是一件极富想像力的事。戏剧性始终是恐怖分子追求的目标。这次行动“失败”后,优素福逃往马尼拉,开始策划其他更富想像力的行动,比如同时炸掉数十架美国班机、驾驶私人飞机撞向中情局总部,并且为此展开试验,其中的一项试验炸掉了马尼拉飞往东京的班机。优素福后来被美国抓获,但他的策划方案落在了叔叔哈立德的手里,哈立德曾经是阿扎姆的秘书。1996年,本·拉登邀请哈立德加入基地组织。“9·11”计划开始启动。这其中波澜壮阔的细节,都可以在《巨塔危机》中看到。关于“9·11”的图书,美国“9·11独立调查委员会”发布的《9·11委员会报告》,在国内有两种版本,琐碎漫长的全本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简写本由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巨塔杀机》的资料来源不是“9·11报告”,而是作者对近700人的翔实采访,采访对象既有基地组织的核心成员以及他们的家人,还有相关国家的高层人物和情报部门官员。另外一本,《文本中的盖达》,则提供了拉登、扎瓦希里等人的演讲和著作节选,可和上述书籍参照阅读。
此外,“9·11”计划充满想像力,其日期也富有象征性——不是因为美国报警电话号码为911,而是因为——1683年9月11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维也纳城门前被欧洲联军击败,中止了向欧洲进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