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式的民间记忆
燕京大学放寒假后,三年级学生郑祖心一直住在铃铛胡同18号的家里,这里后来成为北京火车站。正月初六上午,郑祖心听到街上热闹起来,院子外头在传、在嚷嚷,“解放军、解放军进城啦”。
街上已经人山人海,郑祖心个头小,急得她跳起来往路上看,解放军还没有走过来,人群追着人群朝着想象中解放军的方向拥来拥去,她一边喊着“欢迎”,一边猫着身子朝人缝里钻。那支还在传说中的部队,这天早上7点钟已从南苑出发,一个小时后刚刚开到永定门内。
人群中有消息传来,解放军是从永定门那儿进来的。不过人堆里的郑祖心一眼看不到永定门,她激动地往返于哈德门到东单之间,找人缝稀的地方钻。
在此之前,郑祖心从未见过共产党,也没见过解放军。2月3日这天上街欢迎解放军,也没人通知她,她周围的人都是街坊,也不像是被谁组织来的样子。
距她高呼“欢迎、欢迎”一个甲子以后,郑祖心说,当时我们虽然不知道共产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我知道国民党都干了些什么呀。国民党发行的那个金元券银元券,转眼就不值钱了,拿出去10万,只能换回来一双鞋子。所有人都知道这样满眼腐败的日子毫无希望。
令郑祖心对解放军入城怀有好感的一个原因是,1948年他的父亲郑乃清曾经看见过解放军。这一年,郑乃清作为基督教学校校长,到河北省昌黎县参加过一个宗教聚会。因为昌黎县当时已是解放区,所以郑家人都担心他的安危。没想到这次他回到北京后说“昌黎好得不得了”,他从没见过这样有纪律的队伍,露营在外也不住进学校,因此他认定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军队。
从迎接东野入城的地理位置来说,郑祖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她家往北到东单之间,不远处有个举世闻名的小胡同叫东交民巷。2月3日,四野扛枪的步兵、开军车的汽车兵、军用卡车牵引的大炮车、新缴获的坦克从东单东交民巷间隆隆地来,隆隆地去。这支部队从城南的永定门进城,经前门、正阳门,没有直接北上长安街,而是专门拐进东交民巷这条3公里长10来米宽的小巷口,从这条记录着半个世纪屈辱的小街道上威武昂扬地走,借道东单一直向东四方向走去。郑祖心说,这样狂欢的记忆一生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