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了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的纪录片《北平入城式》,曾一度受到质疑,一篇用笔名发表的文章称,这部纪录片并非当时现场记录,而是一个月后组织拍摄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影片中所表现的欢迎解放军的热烈场面也是被组织起来的,历史上的入城是平静而陌生地接受这支队伍。真相究竟是怎样的?这些当年亲历者的回忆,把我们带回了60年前刚刚和平解放的北平。
北平入城式“补拍说”
纪录片导演赵燕在2003年发现了一个充满挑战的选题: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版的《我们的足迹》一书中,老摄影师刘德源气愤地驳斥《戏剧电影报》1994年4月24日刊登的文章《解放北平有两次入城式》,后者认为北平入城式的纪录片是事后补拍,而非当天实况。
《解放北平有两次入城式》一文,对记录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的当天——1949年2月3日拍摄的纪录片《北平入城式》提出三点质疑:首先,解放军从永定门入城后,并没有出现《北平入城式》中群众欢呼的场面,“北平市民只是默无一言地瞧着”。第二,作者承认北平入城式的确壮观,但他惋惜当时没拍电影。第三,他说人们看到的黑白片《北平入城式》,其实是一个月后组织群众重新再现的场面,因为北平老百姓觉得愧对了解放军,所以欢迎得特别热情。
赵燕带着疑问追踪核实,《戏剧电影报》2000年10月扩版并改为《北京娱乐信报》,1994年的文章虽然查到了,但是作者却没法进一步落实。于是赵燕找到当年参加拍摄《北平入城式》的摄影师和助理人员——石益民、李华、赵化等几位当年从东北电影制片厂一路南下,拍摄《解放天津》、《北平入城式》并跟随解放军拍到南京和广州的几位小伙子,现在都已是耄耋之年。
《北平入城式》“补拍说”,令这些现在八十多岁的老人情绪波动很大,他们讲述了亲身经历,以说明“补拍说” 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他们的故事被赵燕用《北平入城式之谜》这部纪录片保存并播出。
《北平入城式之谜》播出后,那位用笔名发表《解放北平有两次入城式》的作者找到赵燕,坚持了自己的看法:2 月3日入城式一个月后,前门一带就专门摆拍过一次入城式。赵燕解释道,1950年以后,为了配合苏联方面拍摄《中国人民的胜利》,的确在前门附近补拍过一段入城式,是彩色的。但是时间与那位作者所说的不符,因为1949年2月3日实拍入城式后,这些部队旋即南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了,”几位摄影师也随大军南下了,不可能在北京再呆上一个月,他们跟拍各兵种“宜将剩勇追穷寇”去了,那时中南和西南多省还没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