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安意如创作的长篇随笔《观音》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延续了安意如之前古典优雅的创作风格,对元戏曲的经典代表剧作《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等进行了独到的阐释与赏析。昨天,安意如接受采访时说,当下中国人需要的不是古典热的表面流行,关键是要有自信的文化认同和开放博大的包容心态,要从精神上找到古时明月照在今人身上的影子。
杂剧 外表世俗底子雅
《观音》是安意如继解读乐府诗随笔《陌上花开缓缓归》之后的又一部长篇随笔。书中,安意如对《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雷峰塔》《救风尘》《赵氏孤儿》等10部元戏曲经典代表剧作进行了阐释与赏析。
安意如介绍,最初她并不是为写元杂剧而写元杂剧的,“我开始落笔时写的是京剧,但发现写京剧对我来说有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后来经过调整,将题材更改为元杂剧。最后能顺利写出这本书,我有种过尽千帆皆不是、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有时候你苦心追寻的,未必是你眼中所见的;心中执迷的,也未必是你真正需要的。”
安意如说,选择写杂剧是一件让人劳碌的事情。“有时候我觉得我是在自虐。习惯了唐诗宋词的优雅缠绵,我几乎会自觉地抵制元戏曲这个世俗化的产物。它很难符合高雅清淡的口味,显得直白低俗,不耐咀嚼,有时还充满了龌龊和猥琐。对于男女之间那点破事更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安意如说,“可是慢慢地仔细读,又能在粗糙俗气中看出它们精致雅气的底子来。书中选择的几个故事都是真正打动我的,它们在我心中存留了很多年。有的曲折离奇,一气呵成;有的悲辛彻骨,叫人耿耿于怀。”
创作 未虚构任何情节
安意如说,创作《观音》是个浩大的工程,“我定下来写元杂剧花了很长时间,磨磨蹭蹭地将杂剧看了又看,先确定要写哪些剧。元杂剧知名度高的有100多本,还有不知名的无数本,当中有不少题材重复,内容相似的,我将其过滤掉。在确定要写10个剧后,还分析了它跟京剧的传承关系,顺便把京剧的相关剧目找出来看,有全本的看全本,这个时期真是过足了戏瘾。”安意如说,当她重新进
入所熟悉的故事后,一如重新与之相爱。“这一次我不再粗暴轻率地对待它,而是用情人的温存与忍耐对待它。我们重新接纳对方,彼此将感觉坦露,再微小的细节亦被关注。”
有读者认为,安意如在《观音》中加入了大量虚构的细节,比如花了不少笔墨描述红娘对张生的情愫。对此,安意如则强调,无论是红娘对张生情愫暗生的心理变化,还是柳梦梅去拜谒官员打秋风,这些都不是她虚构的,而是原著中本来就有、却因文字过于繁乱,被人忽略了。“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复原原著,并没有对故事情节多加虚构。有时候,我需要用自己的文字复原一个情境,使大家更容易进入,仅此而已。”安意如说,发现这些细微之处,并将它呈现出来,正是她创作《观音》的自得其乐之处。“既然故事大家都不是全然陌生,那么只复述大家已经知道的情节就全无意义了。我要做的,是将这些被忽略的细节挖掘出来,将整个故事更立体,更有深度地呈现给读者,让他们通过文字就可以进入到故事里。”
人物 不喜欢笔下所有人
《观音》中汇聚了许多读者耳熟能详的人物,如许宣(即许仙)和白蛇、崔莺莺和张生、杜丽娘和柳梦梅、杨玉环和李隆基、李香君和侯方域等。有读者认为,安意如对崔莺莺似乎有成见,却非常同情杜丽娘。
对此,安意如也不以为然。她说,在这些人物中,她没有最讨厌的,只有相对不喜欢的,“比如说,我不喜欢崔莺莺的算计(但我喜欢《会真记》里那个敢爱敢恨的莺莺);我也不喜欢杜丽娘,我觉得她生前花痴自恋,相思病害得莫名其妙,但我喜欢杜丽娘对春香的真诚,和她做鬼之后的性格;我还不喜欢婆婆妈妈没有皇帝气概的李隆基和汉元帝,以及死缠烂打的白素贞。我几乎不喜欢我所写的每个人,因为他们的性格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我又喜欢他们每一个人,因为有缺点的人才真实地如同活在当下。他们的性格弱点,也许正是我们所掩盖的。”
安意如认为,元杂剧里的男男女女,都有种世俗的炽热和真实。在创作过程中,她对描写人物所持的态度是悲悯的情绪,无论对人还是对事。“这种坚持,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修炼,不是那么容易。放下偏见,抛开定见,这也是我自己能够进入到故事里,观望他们的悲喜得失的原因。”
主题 寻找人性光芒
“观音”一词乍听上去与佛教相关,但实际情况是,《观音》与佛教毫无关联。在安意如看来,“戏”其实是一种独特的“音”,现在的人们已经和传统戏曲渐行渐远,对戏曲的神韵魅力也不甚了解。但人们可以通过文字来“观看”它,通过元戏曲的剧本来捕捉飘渺而又实在的情感和故事。“因此,我在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戏写世道人心,人生百态。戏也是音,观音,观世间疾苦,声声入耳,一一在心。‘观音’这个书名既符合这个词的本意和出处,也有衍生的涵义。算是取巧吧。”
与此同时,安意如还在书中对传统寄予了思考:“我们的传统中有很多令人不悦的东西,到现在仍难以改变。或者可以说,未被改变。但我坚信,从传统中获取力量并赋予意义仍是我们精神补给的资源,是我们在新时期前进的力量。传统中国拥有一种罕见的文化包容性,这使得它虽然灾劫重重,千疮百孔,最终仍能神奇地自我愈合。我一直在想,中国人到底是怎样一群人,是什么帮助这个民族,度过一次又一次近乎灭顶的灾厄,破除一个又一个在劫难逃的魔咒,缓慢而坚毅地前行。”安意如说,她希望通过元杂剧,来了解由儒释道法等多元文化构成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不完美却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并影响了中国人性格的形成。她期许透过一个个故事,在贪婪、残忍、凶蛮、世俗的外表之下,寻找到充满关爱、奉献、坚贞、宽容的人性光芒。
安意如说,接下来她将创作以男人为主角的长篇小说。
本报记者 卜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