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北漂痕迹”:每一封给萧军的信都滴苦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萧红的“北漂痕迹”:每一封给萧军的信都滴苦汁
2009年01月21日 12: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35年萧红与萧军在上海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明天,萧红离开这个世界67年

  1942年1月18日,萧红弥留之际在纸上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月21日,玛丽医院为日军占领,萧红被从病床上赶走。1月22日上午11时许,在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声中离开人世,时年31岁。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恐怕没有比萧红研究更令人伤脑筋的了:一方面在1933年至1941年不到十年的岁月里,她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另一方面,就如《萧红传》的作者季红真发出的感叹,“萧红的思想和才华长期被人们漠视,私生活却不断地被爆炒。以至关于她的生平,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多资料出入极大,无法考证”。她的出生、读书、逃婚、被困、得救、生产、离异、再婚、病逝,到作品的评价,几乎关涉她生命旅程的每一腾挪,都有众说纷纭的回忆,越说越糊涂,甚至在最接近萧红的人们笔下,写出来的事情也相去甚远、互相矛盾。留下许多疑团和空白,成为一个罗生门。

  萧红三次去北平,目前的资料和研究都是零散和不充分的。现在当事人已经全部故去,一切疑问,都成了一个谜,可能永远无解。我们此番的地理寻踪就是将萧红在北京的生活痕迹呈现给读者。

  -萧红第一次到北京,住在二龙坑的一个四合院里,但是她到底是求学还是逃婚?

  “我现在女师大附中读书,我俩住在二龙坑的一个四合院里,生活比较舒适。这院里有一棵大枣树,现在正是枣儿成熟的季节,枣儿又甜又脆,可惜不能与你同尝。秋天到了!潇洒的秋风,好自玩味!”这充满了喜悦感的话,是19岁的萧红写给她的好朋友沈玉贤的信中说的。

  1930年的夏天,出走的萧红到北平后,与陆哲舜先住在西京畿道的一所公寓里,后来他们搬到二龙坑西巷的一座小院落里,还请了一个北平当地人耿妈照料饮食起居。陆哲舜为了坚定萧红逃婚读书的决心,先期从法政大学退学,于1930年4月到北平就读于中国大学,中国大学在二龙路,萧红上的女师大附中在辟才胡同。

  此番地理寻踪,我走的路线和他们当年的顺序是一致的。走在西单路口连接中友百货和君太百货的过街天桥上,就已看到“中京畿道”的路标,一路西行,已看不到一所旧房子,能够跟记忆关联起来的,仅剩下“京畿道小区”这样的名字,而西京畿道则连名字也没有了。

  如今地图上已经没有“二龙坑”只有“二龙路”。走上蜿蜒如龙的二龙路,两边也全是新建筑,看不出丝毫旧日模样。清人朱一新《京师坊巷地稿》将今二龙路这一带称为“二龙坑”。在老北京,凡是带“坑”的地名,全带水。二龙坑的水形成应该和大明濠有关,明清时代,民族宫旁边的太平桥大街不是街,而是一条流着水的壕沟。

  到清末,因为都往这里的大水坑中倒垃圾,经年累月,垃圾不仅填平了二龙坑,而且形成了一座垃圾堆成的“二龙山”,臭气熏天、蚊蝇孳生。据学者考证,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4月写的《死水》中多次提到的“一沟”就是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民国初年,二龙坑被填平修路,称二龙路。现在二龙路为西城区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驻地。

  据回忆文章说,每到周日下午萧红他们的小院里高朋满座,李洁吾、苗坤、石宝瑚、李荆山等一批在北平的哈尔滨三育中学校友,每每要聊谈到听见打更人的梆子声才踏月星散。李洁吾晚年回忆说,这些人虽然不是每周日都来相聚,但总能碰到三五人,聊谈的内容无所不包热闹非凡。可是经济上的窘况很快显露出来了。北京的冬天是很冷的,萧红来时又没带冬装,11月中旬,还穿着单衣去上课,冷得瑟瑟发抖。但这还不至于影响两人快乐的心情。一夜雨雪,李洁吾第二天一大早去看他们的时候,萧红正在院里赏雪,陆哲舜则正在西平台顶上用竹竿敲打树梢上残存的枣子。然后萧红很兴奋地用小砂锅烧煮从墙头上轻轻拂下来的积雪,等雪在锅里融化再把红枣放进去,满屋散发着枣香。萧红用火箸敲打着炉子说:“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雪泥红枣啊!”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