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文化狂奔在颠覆的道路上 野百合有没有春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山寨文化狂奔在颠覆的道路上 野百合有没有春天
2009年01月13日 15:37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8年11月29日,广州执信中学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极似山寨版联合国 本报记者 何奔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野百合有没有春天

  作为一种新异的文学现象来看,“山寨文化”还有待于在发展中观察,现在还不是研讨的最好时机。从现在的材料来看,作为科技产品的“山寨文化”还比较实在;而作为文化产业的山寨文化,我觉得还比较空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

  山寨文化的玩法,离抄袭已经不远了。所以,抵制山寨文化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包晓光

  目前中国社会文化正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山寨文化”不会昙花一现。政府以及文化界完全可以通过引导提升“山寨文化”的品位,使其进入一个合理、健康的发展渠道。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

  CCTV和CCSTV,乍一看,很像。

  再定睛一看,前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央电视台”;而后者,则是近期炙手可热的“中国山寨电视台(CHINA COUNTY SIDE TV)”。越临近春节联欢晚会,CCSTV就越火,因为他们要打造一场“2009CCSTV山寨春节联欢晚会”,俗称“山寨春晚”。

  山寨春晚:很火很疯狂

  就是这么一场打着“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标语的联欢晚会,在2008年11月29日被媒体曝光之后疯狂起来———导演老孟成了名人,会议不断接待不绝,媒体得排队才能采访到他。朋友说,老孟现在每天要接受十多家媒体的轮番采访,要接近200个电话,睡觉不足5小时,连上趟厕所都要跑去跑回……

  “好玩”,是要办这场“山寨春晚”的初始想法,跟老孟一起成为“山寨春晚”组委会成员的小李悄悄地说:“绝对不是一时冲动。”其实,老孟和小李都是“娱乐圈内人”,老孟从事的是主持人培训工作,小李则是已经签了太合麦田的某乐队吉他手。好友之间摩拳擦掌,准备一台能自己表演的草根春晚的想法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来了。“我们搞了网上招募节目,没想到大家那么热情。”才十来天时间,组委会就收到了800多个节目,年纪最小的5岁,最大的70多岁,都是家人给报的名。

  跟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相比,“山寨春晚”确实非常草根———远在北京北五环外领地OOFFlCE大厦B座602房,老孟去年8月份租下的。去过的人是这么描述的———房间设施很简陋,共有四个单间,一个大客厅,整个剧组的工作面积不到200平方米。在狭窄的办公大厅里,有一个长四米、宽两米的小舞台,那就是山寨春晚审查节目专用舞台。小舞台右边有一个陈旧过时的只有十多个音轨的调音台,上面放着几个话筒。舞台左边则是一幅大型的山寨春晚宣传招贴画。招贴画上,主办单位:咱们老百姓;演出时间:2009年大年三十除夕夜。

  然而,就在这么一个寒碜的地方,“山寨春晚”已经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全部节目彩排。小李透露,从原来800多个节目里,他们筛选了30多个节目,大年三十晚上9时9分将开始晚会的网络直播。对于节目内容,小李和老孟都三缄其口:“会有晚会应该有的节目。”记者打探到,开场的主题曲,便是小李他们原创的歌曲———《我们的舞台》。

  以“山寨”的名目折腾上了贵州电视台,又戏剧性地以“山寨”的原因取消,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为其摇旗呐喊:“这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动力,如果有很多名人愿意参与,观众愿意看,打破央视春晚多年不变的老面孔,各具特色,未尝不是件好事。”

  山寨现象:很强很嚣张

  然而,“山寨春晚”只是这场来势汹汹的山寨大潮中的一员。

  “山寨”二字,似乎成为2008年的一个标签,而各式各样的“山寨军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这一年里,“山寨”大规模、全方位地攻城略地———山寨数码产品、山寨电影、山寨讲坛、山寨广告、山寨熊猫、山寨明星乃至山寨女友……“山寨”家族日益壮大,让人目不暇接。

  山寨明星。起源也许是模仿秀,但是天生相似的容貌,似乎就是为了山寨而开山铺路。目前,山寨里最流行的有“山寨刘翔”刘畅、“山寨周华健”周财锋、“山寨周杰伦”周展翅,模仿着明星的一举一动去参加演出、代言广告,派头一点都不亚于正牌明星。

  山寨熊猫。武汉江城冒出一只“山寨熊猫”,不仅雷到了人,还雷到了街头的宠物狗。主人张先生打趣地说:“熊猫可是国宝啊,可太稀有了!我们可以自己造。”为了设计这只“山寨熊猫”,张先生可没少费工夫。而这只被打造成“熊猫”的松狮狗,名叫“盼盼”。

  山寨电影。大片《赤壁2》刚在全国各大电影院上映,网上就有了山寨版。在百度上一输入“山寨”二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四大名著中的三部就能搜出自己的“山寨版”,《百家讲坛》也不例外,更搞笑的是,“百度”也被山寨了,出了“山寨百度”,更有牛人推出了“百谷虎山寨搜索”,意思是“百度google雅虎一起搜”。

  山寨手机。它依然以低价格、多功能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你看我这款手机,不仅有触摸屏,还有高清晰摄像头,可以用笔手写,可以看电子书,听音乐,看MP4,还可以摇晃接电话,甚至连复读机功能都集中在一块儿了。”广州市民黄先生口中这么满意的手机,便是花了1000多元从手机市场里淘回来的山寨机,“我以前的手机被偷了,现在用山寨机,不仅比原来那部3000多元的手机功能强大,就算丢了也不心痛”。

  山寨手机的共同特点,便是配置高,集彩屏、蓝牙、800万像素摄像头、手写输入、超大字体、超强待机以及双卡双待等功能于一体,价格比同等功能的大牌手机便宜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山寨手机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所有要求,”刘小姐是这么评价山寨手机的,“我要给我爸爸买手机,可老人家眼神不好,但我找了很多品牌,发现只有山寨机才能满足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山寨手机后面,紧跟着的是山寨电脑、山寨数码相机,显然,山寨打着“物美价廉”的通行证正向其他3C领域挺进 ……

  种种山寨版本,在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教授看来,便是“山寨文化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李宗桂说,几乎所有新兴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和垄断行业,暴利思维积久成习,民众在一时无法从根本上从体制上改变暴利现状的情况下,采用“山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何尝不是对行业暴利的反抗?这种反抗持续日久,自然会成为暴利行业暴利行为的匡正力量。

  山寨源头:很早很广东

  显然,要了解“山寨”为什么那么疯狂,就不能不追问,山寨到底来自哪里?结果可能会让“老广”们大吃一惊———“山寨”竟然源自广东!

  除了“设有围墙或栅栏的山区村庄”的传统解释之外,“山寨”几乎在所有的网络解释上,第一句便是:“‘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等,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以兼容的强大功能、花哨的包装、低廉的价格赢得消费者而赢利。”

  追溯源头,广东十多年前便有了一个贬义词———“山寨厂”。“老广”们也许还记得,当年的山寨厂模仿的并不是手机,而是VCD、DVD碟机。上世纪末期,珠三角里除了我们熟悉的万利达、步步高等品牌之外,更多的是山寨厂的老板们招聘了一批农民工兄弟,租一间民房,购买元件组装“杂牌”VCD播放器,不仅外形、功能模仿名牌,品牌上也大打擦边球,可谓“山寨”的“老祖宗”。

  当时的“山寨”二字,正如这些“仿名牌”的机子一样,以一种贬义词的身份存在着,遭人白眼,及至近年山寨厂开始疯狂生产手机时,也没有人认为这些东西能成气候,更不会有人认为这些东西的背后存在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将来会影响中国的IT行业。据说,跟山寨手机同时出现的还有山寨MP3,在华南地区一度涌现出300多个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MP3牌子。

  然而,在山寨手机“培育”了几年的市场之后,2008年风向一下变了,“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变为一种产业,又从一种产业转变为一种文化。至此,山寨彻底颠覆了传统行业的规则,一路狂奔。

  本报记者 李晓莉 实习生 陈畅

【编辑:张中江
    更多文化新闻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