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杂碎”的产生据说完全出自偶然。但是就是这个偶然的即兴创作也产生了中美两个版本。
中国人的版本是这样的:李鸿章到了纽约(1896年),吃腻了美国菜,一天,他在住处招待美国客人吃晚饭,大概是中国的饭菜香吧,客人很快就把桌子上的菜一扫而空。厨师急了,准备的菜都上完了,而客人根本就没有走的意思。李鸿章急中生智,便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和厨师咬了一阵儿耳朵。不一会儿,厨师端上了一盆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什锦大烩菜来。客人一尝,高兴得开起了玩笑:总督大人,你这个时候才上这么美味的菜,是不是不想让我们吃得舒服啊?李鸿章笑着说:“哈哈,咱们中国人喜欢将最好的东西放在最后。”客人问叫什么菜,李鸿章大概没有听明白,说了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好吃,好吃!没想歪打正着,这“好吃,好吃!”和英语“杂碎”的“Hotch-potch”发音差不多。李鸿章就在这一刻获得了“李鸿章杂碎”的冠名权。正在门后的厨师听了,不禁哑然失笑。只有他知道,刚才中堂大人吩咐他将厨房里的下脚料“乱炖”了一大盆,权当解燃眉之急,没想到……
这些美国客人吃饱了,喝足了,打着饱嗝千谢万谢地告别回家,谁料到,一出李鸿章下榻的华尔道夫饭店就被等在门外的“娱记”们逮个正着。这些免费的“中华文化传播使者们”便添油加醋地海吹了一番。就这么着,“李鸿章杂碎”便一鸣惊人地唱响美国,成了一道海外创研、市场在外的“两头在外”中国产品,完全知识产权当然应该归我们的中堂大人。但是李鸿章却没拿到一分钱的专利权费,而且利润100%留在了美国。最可气的是,“李鸿章杂碎”还外转内销,抢占了中国市场。嘿,不说也罢!
美国人的“李鸿章杂碎·创世纪篇”简单多了:“李鸿章到了纽约后,8月29日晚上,他宴请美国客人,李鸿章试图创造良好的中美关系,他知道我们美国有一句名言‘要想获取一个人的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获取他的胃’。席间李鸿章上了道由芹菜、豆芽、肉和美味中国酱组成的菜,以满足中国主人和美国客人的双重口味。但这个传说是否属实?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译自《美国故事》杂志)
中美版本各有各的优点,中国版发扬了《史记》的优良传统,以春秋笔法弘扬了中华饮食文化,而且还带点“演义”的“戏说”成分。美国版的地点、时间和人物“三要素”俱全,而且也知道从“中美友谊”的大处着笔,值得赞许。
这个传说的后面真正吊起美国人胃口的是“李总督庞大的厨师团”。李鸿章还没有下船,关于李鸿章厨师的故事已经赫然登在《纽约时报》上了。《纽约时报》1896年8月29日的报道是这样写的:“代表团里有十几个厨师,首席厨师是个高个子、年纪不详、毫无表情的男子。身穿深色长袍,一举一动就像是总督的下级正式官员。大概是因为主人身居要职吧,这位厨师长也一本正经地不和饭店的人说话……然后上楼,等候着他主人的吩咐。”
寥寥数笔就把个中华饮食文化代表人物的专业面孔勾勒出来了:“沉着”、“冷静”以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接着这些老记们又写道:“厨师的厨具和总督的专用座椅也很快到了(华尔道夫饭店)……总督回房歇息。大家都走了,除了厨师们,他们得留下来加紧安装厨具并马上着手为总督准备晚餐。”
“昨晚当李总督准备进晚餐时,清国大厨走进华尔道夫饭店的厨房,他带了两名助手和许多厨具,还有很多从天津带来的奇特食物。厨师们准备着晚餐,并把做好的饭菜送进李的卧房。晚餐有燕窝汤、烤鸡、鱼翅和米饭,还有一杯淡葡萄酒。李的私人医生总建议他要少吃正餐。他在美国第一个晚上做的事使人感到怪异,这也使他的名声大增。”
读了这段报道,美国读者会想:一个74岁的“糟老头”要“十几个厨师”伺候,而且带来了大量的专业厨房用具!更加吊胃口的是那些天津带来的“奇特食物”。这对一个每晚面对一只烤土豆,两勺煮豌豆,三片硬面包的美国读者来说,有了点神秘“异国贵族”的感觉。
关于李鸿章的饮食,《纽约时报》的八卦文章不厌其烦地细节描写:“……昨晚,李吃了些燕窝、鱼翅、烤鸡和炒饭后又喝了点酒,然后上床休息。”
当李鸿章的发言人被问及:“你称的适量饮食对一位清国的政治家意味着什么呢?”
他说:“是指鱼翅、燕窝、烤鸡和米饭,这也是今晚总督所吃的。他每顿饭几乎都这么吃,他的生活极为简单。”
“他喝什么呢?”
“他只在饭后饮一点葡萄酒,是产于法国的红葡萄酒。”
《纽约时报》说到李总督海上旅行趣闻时有这么一段描写:“李鸿章在轮船二层有一个四间房的豪华客舱,两间舱房面向前方,另两间朝后。他的一些随从住在下层。他在自己的舱房内吃饭,由他带的厨师准备饭菜。这些厨子们在轮船的厨房大舱内自由进出。鱼翅、燕窝是美味佳肴,他从清国带了许多。他的一个儿子与他共同进餐,而其他随从则在轮船的餐厅内分桌用餐。总督到甲板上来得不多,仅有一天晚上出现在餐厅里,那是观看星期三小周末进行的娱乐表演。”
“其他乘客吃饭时他四处溜达,他一天要吃好几顿,有四个厨师为他准备饭食。厨师们凌晨2点就得起床,要使他们的主人早晨8点能吃上早饭,他们不到晚上9点或9点半不能歇息,因为总督总是会要一些‘热菜热饭’什么的。”
“……史迪威·贝尔在航行中曾与总督交谈。当问及为什么随从为他提供在自己舱房内进餐的服务时,总督答道:‘我高兴在哪里吃就在哪里吃。’”
瞧,李鸿章发火了,是啊,你问什么都可以,为什么问人家在哪儿吃饭?这是李鸿章痞子腔的又一表现。恰恰是这种“自然流露”的“痞子腔”,成了纽约记者追踪的“热点新闻”。美国人骨子里喜欢“坏男人”由来已久了。
说到现在,“李鸿章杂碎”是什么内容还没有涉及到呢?其实这个谁也说不清,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李鸿章杂碎”菜谱,印度人、菲律宾人都有一个“李鸿章杂碎”的自己的版本。“李鸿章杂碎”大抵是什么?只能泛泛地说,应该是什锦的,炖烩的,肉啊蛋啊这些高蛋白的原料全往里扔。可谓“杂七杂八的大总汇”是也。
“李鸿章杂碎”走红应该在李鸿章走后。美国主流社会文学中最早说到“李鸿章杂碎”这个词是在美国作家刘易斯的作品里。在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1914年小说里这样写道:“对,到七花王国李鸿章杂碎店和美国点心店去,那里有5美元一位的茶座。”
电影也没落下。2001年美国出了部电影就叫《杂碎》,是电影摄影师布鲁斯韦伯根据其1999年的《杂碎俱乐部》一书改编而成的。200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里还有一个情节,安东尼给街上一个中国人40美元,要他去给大家“买一些李鸿章杂碎来”。
《绝版李鸿章》是一本李鸿章的画传。书中有图近500幅,85%来自百年前的外文刊物,作者张社生希望“将李鸿章从‘一国的审视’提升到‘多国的审视’中去。”
作者是电视人,本拟为中央电视台拍摄一部纪录片《李鸿章出洋记》,而在纪录片未问世前,阴差阳错先成就了一个“绝版晚清人物”的出版计划,《绝版李鸿章》是第一部。
1896年李鸿章“国事考察”欧美八国,《纽约时报》全程跟踪报道,李鸿章的黄马褂、三眼花翎和宴客时的那款杂碎汤成了全美关注的热点。看看百年前中堂大人在域外的那些花边新闻,才叫令人啼笑皆非而集大成的“大国误读”。
(《绝版李鸿章》,张社生著,文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