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贺绍俊、雷达、白烨、陈晓明等评论家为代表的北京评论界集体发声,对2008年中国文坛作出了回望与总结。相对于北京方面认为名家没有推出重要作品,文坛因而显得平淡的说法,上海评论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评论家王鸿生指出,长篇创作虽稍显弱势,但2008年中短篇创作却酝酿着文坛新的希望。
作家、评论家张生更是认为,不应以“大片思维”来评说文坛,而应看到中国的文学空间正日益走向开放、立体和多元。
长篇稍弱,中短篇酝酿希望
北京评论界认为,去年是多事之年,文学界显得比较平淡。雷达表示,期望值很高的名作家基本上都没有拿出重要作品。评论家张颐武更是坦言,去年是文学的小年,一线代表作家没有推出力作,他们的空当期造成社会对文学关注不够。
对于长篇创作稍弱的说法,上海的批评家大多表示首肯,但他们并不认为文坛因此而“平淡”。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王鸿生教授指出,去年的确没有非常值得称道的大作品问世,但好作品出现在中短篇创作的领域。王鸿生说,中短篇创作因散见于各大文学期刊,因而没有长篇作品那样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但他已从中看到了不少名家佳作和新生代作家的锐气,“无名的年轻作者显现出他们的创作活力和实力,说不定哪一天,他们一出手就能够震惊文坛。”
文坛日益开放、立体、多元
评论家张颐武昨日发表文章《中国文学从“垃圾”到“分众”》。他在文中指出,中国文学的读者群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小众”市场即“纯文学”市场。莫言、贾平凹、刘震云、王安忆、王蒙等有号召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作家不超过十人,而今年这些代表作家由于创作周期的原因没有推出长篇小说,所以人们普遍感到了文坛的平淡。对此,上海青年作家、批评家张生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文坛不是娱乐圈,评论界不应以“大片思维”来评说文坛,“不能因为知名作家没有作品,就断论文坛没有好作品。”
对于评论家陈晓明此前以姜戎的《狼图腾》、阎真的《沧浪之水》和《比如女人》等作品畅销为例,断论近年来文学市场存在“专业作家越来越业余,业余作家反而很专业”的说法,张生也不敢苟同,“对于文学作品,就应该以文学的标准来衡量。作家只有著名和非著名之分,哪有什么专业和非专业之分呢?只要作品足够专业,就应该得到尊重。”张生说,“据我所知,阎真就长期致力于写作,因为他在知名度上有所欠缺就说他是‘非专业作家’,这很不公平。”
张生指出,在名家没有重头作品的年份,仍能有一些“不知名作家”的作品吸引读者的视线,恰恰说明了中国的文学空间正日益走向开放、立体和多元。“我们的读者已经能够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出以后,第一时间读到大奖作家的作品,很多引进版也几乎做到了全球同步。这无疑提升了读者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对于文学作品更具判断力,而不是单纯地追捧名家。”
2008年很难产生畅销书
北京评论界一致认为,去年出版后受到文学界积极评价的一些作品,如严歌苓的《小姨多鹤》、阎连科的《风雅颂》、毕飞宇的《推拿》等作品,非常遗憾地没有引来关注。上海的评论界也就这一现象作出了分析。华师大中文系教授、评论家罗岗认为,虽然上述几部作品在圈内评价不错,但还称不上是重要作品,“就算不和文坛上已经存在的重要作品相比,从作家本人的创作历程来看,也都绝不是创作的高峰。”
曾经把余华作品《兄弟》打造成畅销书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也从出版的角度分析了这些被业内看好的作品没有走红的原因。“去年是多事之秋,人们的注意力被太多的大事件所吸引,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就减弱了,多少影响到了平面读物的销售,打造畅销书的难度非常大。”郏宗培说,事实上,严歌苓、阎连科、毕飞宇的读者定位与余华相似,水准上也很难说有多大的差距。
网络出版是趋势与方向
北京评论界认为,目前的文学生态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大众文学和小众文学的分化越来越清晰,唯一联系两者的是网络文学。张颐武认为盛大文学组织的“30省作协主席作品巡展”很有意义。因为传统文学的产能过盛,市场接纳不足,在广阔的网络中寻找定位是一个代表性的变化。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上海评论界的呼应。罗岗教授就说,回望2008年,与其盘点哪几部小说堪称年度重头作品,不如直接关注盛大网络起点中文网的一系列举措。“起点中文网通过巨大的资本运作力量,大大刺激了国内长篇小说的创作生态。网络出版使得文学创作直接面对整个华文世界的读者,这是国内任何一个出版社都没有能力达到的,对2008年的文坛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事件。”
郏宗培总编辑也坦言,网络出版的确是出版业未来的趋势与方向,对传统的纸质出版形成巨大冲击。但他也同时指出,最好的状态是让纸质出版和网络出版形成良性的互补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彼此的经验,相互渗透,实现共赢。“有时候,网络为纸媒做了现成的广告,比如说,《百家讲坛》的节目网上都有视频,但易中天的纸质书仍然能卖到270多万册仍在加印,就是一个实例。”
长篇稍弱,中短篇酝酿希望
北京评论界认为,去年是多事之年,文学界显得比较平淡。雷达表示,期望值很高的名作家基本上都没有拿出重要作品。评论家张颐武更是坦言,去年是文学的小年,一线代表作家没有推出力作,他们的空当期造成社会对文学关注不够。
对于长篇创作稍弱的说法,上海的批评家大多表示首肯,但他们并不认为文坛因此而“平淡”。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王鸿生教授指出,去年的确没有非常值得称道的大作品问世,但好作品出现在中短篇创作的领域。王鸿生说,中短篇创作因散见于各大文学期刊,因而没有长篇作品那样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但他已从中看到了不少名家佳作和新生代作家的锐气,“无名的年轻作者显现出他们的创作活力和实力,说不定哪一天,他们一出手就能够震惊文坛。”
文坛日益开放、立体、多元
评论家张颐武昨日发表文章《中国文学从“垃圾”到“分众”》。他在文中指出,中国文学的读者群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小众”市场即“纯文学”市场。莫言、贾平凹、刘震云、王安忆、王蒙等有号召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作家不超过十人,而今年这些代表作家由于创作周期的原因没有推出长篇小说,所以人们普遍感到了文坛的平淡。对此,上海青年作家、批评家张生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文坛不是娱乐圈,评论界不应以“大片思维”来评说文坛,“不能因为知名作家没有作品,就断论文坛没有好作品。”
对于评论家陈晓明此前以姜戎的《狼图腾》、阎真的《沧浪之水》和《比如女人》等作品畅销为例,断论近年来文学市场存在“专业作家越来越业余,业余作家反而很专业”的说法,张生也不敢苟同,“对于文学作品,就应该以文学的标准来衡量。作家只有著名和非著名之分,哪有什么专业和非专业之分呢?只要作品足够专业,就应该得到尊重。”张生说,“据我所知,阎真就长期致力于写作,因为他在知名度上有所欠缺就说他是‘非专业作家’,这很不公平。”
张生指出,在名家没有重头作品的年份,仍能有一些“不知名作家”的作品吸引读者的视线,恰恰说明了中国的文学空间正日益走向开放、立体和多元。“我们的读者已经能够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出以后,第一时间读到大奖作家的作品,很多引进版也几乎做到了全球同步。这无疑提升了读者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对于文学作品更具判断力,而不是单纯地追捧名家。”
2008年很难产生畅销书
北京评论界一致认为,去年出版后受到文学界积极评价的一些作品,如严歌苓的《小姨多鹤》、阎连科的《风雅颂》、毕飞宇的《推拿》等作品,非常遗憾地没有引来关注。上海的评论界也就这一现象作出了分析。华师大中文系教授、评论家罗岗认为,虽然上述几部作品在圈内评价不错,但还称不上是重要作品,“就算不和文坛上已经存在的重要作品相比,从作家本人的创作历程来看,也都绝不是创作的高峰。”
曾经把余华作品《兄弟》打造成畅销书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也从出版的角度分析了这些被业内看好的作品没有走红的原因。“去年是多事之秋,人们的注意力被太多的大事件所吸引,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就减弱了,多少影响到了平面读物的销售,打造畅销书的难度非常大。”郏宗培说,事实上,严歌苓、阎连科、毕飞宇的读者定位与余华相似,水准上也很难说有多大的差距。
网络出版是趋势与方向
北京评论界认为,目前的文学生态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大众文学和小众文学的分化越来越清晰,唯一联系两者的是网络文学。张颐武认为盛大文学组织的“30省作协主席作品巡展”很有意义。因为传统文学的产能过盛,市场接纳不足,在广阔的网络中寻找定位是一个代表性的变化。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上海评论界的呼应。罗岗教授就说,回望2008年,与其盘点哪几部小说堪称年度重头作品,不如直接关注盛大网络起点中文网的一系列举措。“起点中文网通过巨大的资本运作力量,大大刺激了国内长篇小说的创作生态。网络出版使得文学创作直接面对整个华文世界的读者,这是国内任何一个出版社都没有能力达到的,对2008年的文坛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事件。”
郏宗培总编辑也坦言,网络出版的确是出版业未来的趋势与方向,对传统的纸质出版形成巨大冲击。但他也同时指出,最好的状态是让纸质出版和网络出版形成良性的互补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彼此的经验,相互渗透,实现共赢。“有时候,网络为纸媒做了现成的广告,比如说,《百家讲坛》的节目网上都有视频,但易中天的纸质书仍然能卖到270多万册仍在加印,就是一个实例。”
【延伸阅读】
中国文学的出路
在于坚守与创新
中国文学在当下如何发展?日前,莫言、贾平凹、范小青、苏童等活跃于当今文坛的作家以及陈思和、南帆、陈晓明等文学评论家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在言谈中,虽然不乏对文学现状的焦虑,但也强调坚守的动力是对文学的热爱。
文学已经趋于边缘化?
《北京文学》名誉社长章德宁:“全国文学类期刊有八百余种,书市的销售量在攀升;除了正式的文学出版物外,网络化写作和阅读方兴未艾。但我曾在一次调查中询问读者最喜欢阅读的文学期刊是什么,结果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不看文学期刊,而在阅读的人中,约90%的人写的刊名是《读者》和《青年文摘》。这让我感到悲凉。这说明,文学的影响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人们当下的需求中,文化需求尽管不小,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文学在其中的比重更低。”
文学评论家潘凯雄:“当下这个时代面临着市场化挑战,市场化代表着极度商品化、娱乐化和多元化,多元化的背后又是极端个性化,同时数字化和网络化带来写作方式变化,有限的文学出版市场被多个主体抢占,因而感觉趋向‘边缘’。”
作家如何把握时代脉搏?
作家莫言:“变革的时代众生喧哗,令人眩晕。作家随便找一个角度想诠释这个时代,马上会有成百上千的反例把你淹没。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对时代的把握跟所有人都一样,不能够高出半分。”
评论家陈思和:“30年前,尽管我们对时代把握不清,但自己觉得很清楚,作品斩钉截铁。现在,正因为思考越来越深入,所以创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反而越来越难。近期的优秀作品中,如范小青的《赤脚医生万泉和》、阿来的《尘埃落定》、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生死疲劳》,叙事者都是傻瓜一类的角色。为什么会这样?关键是作者对时代的把握不自信。”
作家苏童:“在美国作家费契的小说《收音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部坏了许久的收音机,维修后突然能收到整栋大楼住户的飞短流长。作家就是社会的收音机。坏掉了,什么也收不到;具备能力,就能把接收到的东西真实呈现;发生奇迹了,还可能放送出意想不到的东西。真正的杰作很可能是在误打误撞的情况下产生的。我愿作一个放送地方频道的收音机。”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对时代难以把握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问题,鲁迅、周作人在他们的时代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们是通过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历史与现实的对比研究来寻找答案的。文学既要‘左顾右盼’也要‘向后看’。”
文学的出路在何方?
作家余华:“一个西方人活400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40年就经历了。400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40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
作家苏童:“我和所有同时代的作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摸索,所有的努力似乎就是在黑暗中寻找一根灯绳,企望有灿烂的光明在刹那间照亮你的小说以及整个生命。”
女作家范小青:“尽管目前纯文学的阅读和写作相对小众,但是对于整个民族来说,文学的缺失是不可想象的。目前尽管我们这个民族整体阅读水平还偏低,做文学可能比较寂寞,但一旦拥有,就会得到很多。爱好文学的人可以把它当成生命里的一盏灯,即使照不多远,至少可以照亮自己。”
文学评论家潘凯雄:“创新让文学有新出路。事关生存问题,要有实用主义立场,看看我们还能做什么适应时代的改进,以保证自己以及文学的生存。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真正积极的举措。”
文学评论家程永新:“张艺谋20年前就提出‘文学驮着电影走向世界’。近年来,我国电影、电视的水平越来越高,实际上文学的发展是其基础,得到市场认可的电影作品如《天下无贼》、《集结号》等都脱胎于小说。一些大卖的影视作品是先锋文学理念的体现,如电视剧集《武林外传》,是后现代主义解构的文本。纯文学圈或许感觉有些冷落,实际上,一大批搞文学的人去做影视了,从这个角度讲,文学非但没有没落,反而得到新的发展。”
○姜帆 于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