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接待礼仪、迎宾场所
在多项礼宾改革中,改革接待礼仪、迎宾场所等方面,留给我深刻印象。
改革接待礼仪。随着各国民航交通日渐发达,并考虑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专机安全责任等因素,为了同国际各国礼仪实践接轨,1978年12月礼宾司上呈报告,建议停止向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提供往返专机。同年12月中央批准了外交部的改革方案。
1978年12月27日,礼宾司向各国驻华外交代表机关发出备忘录称:“以往中国政府曾应一些友好国家的要求为来访贵宾提供过往返专机。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有限,且中国民航国际航线日益增多,适用于国际航线的大型客机严重不足。为此,今后对来访贵宾不再应要求提供专机,请予谅解。”派专机接送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的做法就此停止了。
1985年,外交部上呈由礼宾司拟定的报告,规定我方每月接待外国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首脑、副总理2至3起,外长不超过3起。同年9月,此报告经中央批准。这有效地控制了国宾和重要访华起数。同时上呈报告,规定由我方免费招待的人数。即自1980年7月1日起,对来访重要外宾在我国境内由我方免费招待的随行人数进行了限制: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正式访华,其随行人员在30人以内;部长或副部级官员访华,随行人员在10人以内。凡超过限额者,其各项费用由来访国自理。此后又改为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中方免费分别招待为18人或12人;招待5至7天,现已改为只招待5天。
接待礼仪的改革是参照外国接待礼仪,诸如日本、美国、英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接待礼仪惯例进行的。这项礼宾改革使礼宾司每年的国宾接待工作规范化,为国家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改革迎宾场所。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我国欢迎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的仪式在首都机场举行。国宾抵达走下飞机舷梯时,我国领导人迎接,少年儿童献花,检阅三军仪仗队,然后接受3000名群众载歌载舞的欢迎。时至今日,隆隆的礼炮声、“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欢呼声好像还萦绕在我的耳边。
为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增加迎宾的隆重气氛,同时借鉴外国的习惯做法(不少国家迎宾场所设在总统府、议会大厦或国宾馆等地),1980年1月礼宾司起草并由外交部上呈报告,拟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宾欢迎仪式。但后来考虑到钓鱼台国宾馆迎宾地点从施工到竣工尚需时日,且场地不够理想,礼宾司经与有关单位协商,向外交部领导请示后,又一次上呈报告,建议迎宾地点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980年8月,中央批准了外交部的报告,将国宾欢迎仪式由机场(车站)移至人民大会堂举行。至于机场或车站迎送国宾,则由副外长等官员出面,之后接待国宾设陪同团长的做法开始实施。这些礼宾改革照会外国驻华外交使团,得到好评和欢迎。
自1978年9月起,从首都到省区市,除特殊情况外,国宾访华时不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1989年1月礼宾部门强调不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欢迎国宾活动。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