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期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院长、语言学家许嘉璐在新当选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后接受了本报等媒体的联合采访。面对在座记者,这位儒雅、和蔼的“许夫子”侃侃而谈,回顾近年来出访参观多国孔子学院的印象和感受,对汉语国际教学推广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汉语热”与中国文化的魅力
“前几年我不说‘汉语热’,现在我可以说:世界各国开始出现‘汉语热’的现象了。”作为一位严谨的语言学家,许嘉璐用这样的描述概括他游历多国孔子学院后的观感,“世界各国民众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和热情,对了解中华文化的渴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
在英国,许嘉璐观看了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艺术节,艺术节所有费用均由当地募捐而来,参与人数达到9万人次。不仅如此,爱丁堡大学专门为孔子学院拨出好校舍、好设备,并树立了一尊第一批赴英国留学的中国人之一的黄宽的塑像。
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校长在校园里随机找了一个孔子学院学员 “陪中国领导聊天”,结果这位当地青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一下子把众人吸引住了。让他唱最拿手的中国歌,他也不含糊,张口就是一首周杰伦的歌曲,连含混不清的吐字风格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我热爱中国,将来一定要到中国去。”他认真地说。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许嘉璐看到,这里学汉语的学员最小的五六岁,最老的已年过七十,他们跟着老师朗诵唐诗,学说“你好”“谢谢”“我爱中国”……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他们还特别学说了一句——“我现在钱不够,你可以借给我吗?”
说到金融危机,许嘉璐近期的欧洲之行对此感受颇深。所到之处,除了谈孔子学院,人们都会问中国人对金融危机的看法。由金融危机,许嘉璐谈起了中西消费观念乃至文化的差异。“中国人主张节俭,主张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忧患意识;主张和平、文化多元、真正平等。世界需要中华文化,应该通过汉语推广和文化交流而不是说教方式让外国人了解中华文明。”
“我们送出的是中国语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友好的心。”许嘉璐说,办好孔子学院、更好地传播汉语不仅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需要。
孔子学院的成功促进汉语对外教学的改革
“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力不可估量,孔子学院的收益已远远超过我们的投入。”许嘉璐说。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通过中外方院校合作的形式在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249所孔子学院,中方向每所孔子学院提供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并要求外方以1比1的方式配套投入。实际上,很多国家的外方院校在孔子学院硬件方面的投入已远远超过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1比10。
许嘉璐在德国慕尼黑参观了歌德学院总部。歌德学院每年3亿欧元的预算,大部分花在发展中国家,其中2.2亿欧元来自政府拨款。歌德学院计划在未来8年内在全世界500个中学开设德语课。许嘉璐拿歌德学院的运作方式与孔子学院进行了比较,认为孔子学院在目前投入相对少的情况下取得了超出预计的效果,但将来要进一步深入发展还需要更大的投入。
虽然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但许嘉璐访问后的一个强烈印象是,现有的汉语教学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难以满足需要:当地的汉语教学资源仍比较匮乏,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孔子学院的互动交流方式促进了教学相长,世界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化,使中国高校在对外交流中加速教学改革。”许嘉璐说,“在新的形势下,汉语国际推广已从‘把人请进来’变成‘自己走出去’,但要做好这一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按照当地民众的接受习惯和思维模式来进行教学。”
“教学改革的根本是观念的转变,由教师主导——我怎么讲,学生就怎么接受向学生主导——学生需要什么,我就讲什么转变。这与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说到教学改革,年过七旬、从事教学工作近半个世纪的许嘉璐有深刻的认识,更有身体力行的深入实践。他在北师大目前还带着54名对外汉语研究生,而此前培养的两批共80多名研究生作为“中华文化的使者”分散在世界各国。他把自己近三年来的教学试验比作“厨师做菜”,“客人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为期9个月的强化训练使他的学生变得个个能歌善舞,英语精通,剪纸、书法、古琴也都能露一手,结果是大受欢迎、供不应求。在此次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上,他的很多学生不远万里赶了回来,而活跃在会场内外的志愿者大多都是他正在带的研究生。
目前国内共有200多所大学开办了对外汉语的本科专业,24所大学在培养硕士,但师资力量和教学情况究竟如何,还有待于计划于明年进行的调研来摸清楚。除了教学改革,开展多种方式的探讨,在世界范围内把对汉语教学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推进……作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新任会长,许嘉璐要牵头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在会长的任期内,他希望能将会员数量由目前的2000多人发展到8000人,争取让外籍会员数量占到60%。“只有人才队伍建立起来了,汉语的国际推广事业才能大有作为。”
许嘉璐说,应该清楚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起来的汉语推广事业才刚刚开始。目前全球有三四千万外国汉语学习者(相当一部分还是华裔),与这个数字相对照的是,仅中国就有约两亿英语学习者。美国、英国的英语推广已经在全球形成了一个产业。汉语要真正像英语一样走俏,需要长期艰巨的努力,更与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密不可分。“但我有信心,到21世纪后半叶,就能看到汉语与中华文化推广事业在世界形成规模化产业的苗头,收获的将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友好、喜爱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许嘉璐作出了这样的预测。
作者:卢毅然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