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31年之间,虽然舜已经摄政,但是帝位仍然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阴影。《史记》的记载是:“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这是一段似是而非的记载,“权授舜”是其中的要害。权者,权且,姑且。显然,帝尧并不甘心将帝位拱手相让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舜,即使舜羽翼丰满,即使舜已经摄政,帝尧仍然寻找世袭的一切机会。否则很难解释自黄帝六世而传至帝尧,帝尧以前全是世袭,为什么单单到了帝尧却要改变祖宗成法呢?丹朱也并没有闲着,而是积极配合帝尧的行动,招兵买马,笼络人心,准备向摄政王发起最后的总攻。
服完三年国丧,舜慑于丹朱的政治合法性和一定的实力,避居于都城以南的南河。《史记》在此处的记载是:“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显然,这是舜和丹朱斗争的生动写照,两人都在争取诸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进行最后的总决战。
决战的具体战况《史记》没有记载,但是西晋初年,一个叫不准的汲郡人盗掘战国魏襄王墓,从而出土了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被称为“汲冢古书”。其中的《竹书纪年》对尧、舜的政权交替另有说辞。《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与孔子篡改后的鲁国史书《春秋》不同,《竹书纪年》详尽地排比了上古史事。关于尧、舜之间的故事,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是一条远古传来的极其重要的消息。
帝尧尚未驾崩,舜就发动了血腥的军事政变,囚禁了帝尧,又镇压了丹朱的勤王之师,将丹朱囚禁在都城西北15里的地方,这个地方因此被称为“偃朱故城”,不让这个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和帝尧相见。舜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
这就是第一次“禅让”的真相。韩非子在《说疑》中一语道破真相:“舜逼尧,禹逼舜。”
但是,冥冥中似有定数,舜的晚年同样重复了帝尧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禅让”—舜“禅让”给禹。
文章摘自《趣读史记:十大悬案揭秘》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