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没有科举制
◆杨 光
阎崇年先生对袁崇焕很有研究,他介绍袁崇焕参加乡试在23岁中举,但参加会试到36岁才中进士。对于“会试”,他说:“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也称‘春闱’。这是汉代制度。”(《明亡清兴六十年》上册第140页)会试和乡试,是科举制度中的考试,怎么会是汉代的制度呢?
中国历代选拔人才实行的制度不同。汉代实行察举制度。西汉以举荐贤良为盛,东汉以举荐孝廉为盛。被举荐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照等级高下授官。到了汉末,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举荐的秀才,居然不认字;举荐的孝子,竟然不和父亲同住。
魏晋南北朝时,有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当时各郡设置中正一官,其职权是根据家世、才德品评人物,共分九等。到西晋时,家世成了定品的唯一标准,做官成为士族的特权,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朝始行科举制度,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平民有了做官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有乡试、会试、殿试之分。乡试是省级考试,三年一次,秋季举行,又叫秋闱。生员(秀才)参加乡试,考中为举人。会试是全国性考试,也是三年一次,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又称春闱。举人参加会试,考中者为贡士。殿试由皇帝在宫中主持,又叫廷试。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为进士。
汉代没有“会试”,这一点阎先生不可能不知道。估计是出版社在整理加工时弄错的吧。
魏忠贤企图垂帘摄政?
◆李荣先
《明亡清兴六十年》下册第5页上说:
魏忠贤企图垂帘摄政。就是想立一个傀儡小皇帝,他自己来摄政。魏忠贤与大臣秘议由他垂帘摄政之事,内阁辅臣施凤来明确表示反对,说“居摄远不可考,且学他不得”。
阎先生在《百家讲坛》中,说的也是“魏忠贤想垂帘摄政”。魏忠贤有野心,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说他图谋“垂帘摄政”,似乎有点滑稽。
垂帘听政的做法始于唐朝的武则天。唐高宗李治在朝堂理政时,皇后武则天隔着帘子坐在宝座后面参与决策朝政。后来就用“垂帘听政”指皇后或皇太后执掌朝政,其中最有名的是慈禧太后。“垂帘”是为了让皇后或皇太后象征性地避免直面男人的尴尬。
中国历史上,辅佐小皇帝的,还是男人居多。以清朝为例,辅佐顺治皇帝的是他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宣统皇帝的是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
多尔衮、载沣等男性摄政,是无须垂帘的。也许有人说,魏忠贤不是男人。没错,他是阉人。正是因此,他能出入后宫。与宫中女性接触尚不避嫌,与男性官员交谈,就更没必要垂帘隔开了。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